时间: 2025-05-08 23:2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0:41
霂霢窗西雨似丝。潇疏风透帏时。妆台临镜起梳迟。回身自叹,瘦影觉难支。未必工诗偏耐病,终朝闲数花丝。生憎落纸即愁思。花笺高阁,万事不如痴。
窗外细雨如丝般轻柔,潇潇的风透过帷帐轻轻吹拂。妆台前照镜子,梳头的动作显得格外缓慢。回过身来,不禁叹息,瘦弱的身影让人觉得难以支撑。或许写诗并不一定能解愁,但我却整天闲坐数着花瓣的丝线。恨不得纸上落下的每一笔都带来愁苦。高阁上的花笺,似乎万般事情都不如沉醉于此。
严曾杼(约1660-约1730),清代著名诗人,字懋循,号双桂,生于福建,后移居于江南。他的诗风清丽而富有情感,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这首诗写于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诗人因天气的影响而感到惆怅,借助于细雨、妆台等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临江仙·朝雨》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表现了诗人于细雨纷纷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霂霢窗西雨似丝”描绘了一幅细腻的雨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雨水轻柔如丝,恰似诗人内心的愁苦,随着雨声愈发显露。
接着,诗人通过“妆台临镜起梳迟”展现了她的细致和优雅,但又因时光的流逝而显得无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力感。回身自叹,瘦影觉难支,暗示了诗人对自身状况的忧虑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最后,诗人提到的“生憎落纸即愁思”,则是对创作与情感的深刻反思,写诗似乎不能缓解心中的忧愁,反而增添了思绪的烦扰。而“万事不如痴”则表明了她对生活的一种消极态度,向往一种痴迷而单纯的状态。
整首词在情感上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沉思,兼具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人生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细雨与心情交织,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个人境遇的迷茫,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临江仙·朝雨》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