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10
世路红尘懒步趋,
长年结屋傍岩隅。
独留乡井诚非隐,
老向山林不自愚。
肯信白圭终在璞,
谁怜沧海竟遗珠。
闲来抚景穷吟处,
尊酒临风不自娱。
在世间的纷扰尘世中,我懒得去追逐,
长年累月在山岩的角落里安家。
我并不是隐居于乡村,而是身心向往自然,
在山林中老去,并不觉得愚蠢。
谁能相信白玉终究隐藏在璞石之中,
又有谁会怜惜那大海中的遗珠?
闲来无事时,抚摸眼前的景致,吟唱着诗句,
在微风中斟酒,却又觉得自己不能自得其乐。
牟融,唐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时期,诗风沉稳,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隐居山林时写成,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表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赠殷以道》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哲理思考的作品。诗中通过对世路红尘的懒惰与长年居住于山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诗人并非逃避社会,而是选择一种更为自然、真实的生活方式。在“肯信白圭终在璞,谁怜沧海竟遗珠”一句中,诗人借用比喻,表达了即使有潜在的美好存在,也常常被世人忽视,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虽然身处自然中,心中却难免感到一丝孤独与无奈。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都表现出一种淡然与哲思,令人深思。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在价值的认知,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白圭终在璞”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写到“闲来抚景穷吟处”,诗人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