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4:24
满头华发向人垂,长逝音容迥莫追。
先垄每怀风木夜,画堂无复彩衣时。
停车遥望孤云影,翘首惊看吊鹤悲。
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
满头白发向人低垂,逝去的音容再也无法追寻。
在先人的坟垄上,每到风木摇曳的夜晚,我总是怀念。
如今我在画堂内再也见不到她的彩衣。
停车远望孤云的影子,惊愕地抬头看那哀伤的白鹤。
唯有贤人崇尚孝义,伤感地共吟《蓼莪》这首诗。
牟融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他的作品常常充满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亲情的深切感悟。
《翁母些》诗作的背景与诗人对已故母亲的深切怀念有关。唐代社会对于孝道的重视促使诗人对母亲的回忆充满了感伤与敬意,诗中表达了对母爱的追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翁母些》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诗人通过对母亲的追忆,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在诗的开头,诗人以“满头华发向人垂”开篇,直接描绘了老去的形象,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长逝音容迥莫追”则揭示了母亲的离世带来的失落感,音容已逝,无法再见。
诗中“先垄每怀风木夜”描绘了在风木摇曳的夜晚,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愈加浓烈,展现了孤独的氛围。而“画堂无复彩衣时”则是对母亲生前的追忆,失去了生气和色彩,整个画堂显得格外萧索。随后“停车遥望孤云影,翘首惊看吊鹤悲”则以自然景象来映衬诗人内心的悲伤,孤云与白鹤成为了哀愁的象征,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则将主题引向了孝道的崇高,尽管伤心,诗人却希望能与贤人一同吟诵《蓼莪》,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对孝道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地反映了人对亲情、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与感慨。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悲痛,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思,传达了人们在面对亲人离世时的无奈与伤感。
这些意象在文化中均带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华发和孤云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而吊鹤则是对逝者的悼念,彩衣则是对美好回忆的追思。
诗中的“满头华发”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母亲的情感是怎样的?
“吊鹤悲”中的“鹤”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