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樊武仲致政见贻》

时间: 2025-05-10 04:01:25

诗句

风引征衣堕古诚,手披榛棘上前京。

侍郎山下寻仙李,柱史亭前记老程。

蜑雨蛮风鸢外落,洞云溪月雁边明。

惊心忽忽未全稳,似听於菟谷啸声。

樊子诗来贺我迁,潮黄风节敢云班。

长教下令流於水,岂原高名重若山。

霜过转悉天宇净,夜寒空载月明还。

须知不遇非余欲,千载知言有辨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1:25

诗词名称: 次韵樊武仲致政见贻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风引征衣堕古诚,手披榛棘上前京。
侍郎山下寻仙李,柱史亭前记老程。
蜑雨蛮风鸢外落,洞云溪月雁边明。
惊心忽忽未全稳,似听於菟谷啸声。
樊子诗来贺我迁,潮黄风节敢云班。
长教下令流於水,岂原高名重若山。
霜过转悉天宇净,夜寒空载月明还。
须知不遇非余欲,千载知言有辨奸。


白话文翻译:

风把我的征衣吹落,透露了古人的诚意。我手披着荆棘,向京城进发。
在侍郎山下,寻访仙人李白;在柱史亭前,记得老程的事迹。
蜑民在风雨中,鸢尾在空中飘落;洞中的云,溪里的月,雁影在旁边明亮。
心中惊慌不已,似乎听到於菟谷传来的啸声。
樊子寄来诗作,祝贺我调迁,潮水奔流,风云变化,我敢说这话。
长久以来,让法令像流水一样流动,岂能让高名重如高山?
霜过之后,天宇变得清净,夜寒时分,月光仍然明亮。
须知不遇不是我的愿望,千载之后,言语有辨别奸诈的能力。


注释:

  • 征衣:出征的衣服,象征着远行。
  • 榛棘:指荆棘,形容道路艰难。
  • 侍郎、柱史:古代官职,侍郎为辅佐官,柱史为记录官。
  • 蜑雨:指蜑民在雨中,反映天气艰苦。
  • 於菟谷:指一种山谷,常用作隐喻,象征险恶环境。
  • 樊子:指樊武仲。
  • 潮黄风节:形容潮水和风的变化,象征时局的动荡。
  • 千载知言:指千年之后,真理仍会被辨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时中,号齐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生,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魏了翁调任京城之际,表达了他对于仕途变迁的感慨,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对理想的坚持。


诗歌鉴赏:

全诗运用自然景象与个人经历的结合,展现了魏了翁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对于人生的思考。开头几句,诗人以风引征衣,暗示着他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然而这旅程并非一帆风顺,路途上的荆棘象征着困难与挑战。在对友人的怀念与追思中,诗人通过对李白和老程的提及,表达了对前辈的尊重与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蜑雨与蛮风,描绘了自然的严酷,暗合了人世间的艰难。尤其是“似听於菟谷啸声”,传达出一种不安与焦虑,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动荡。转而,诗人又提到樊子的祝贺,似乎在提醒自己在风云变幻中仍需保持定力,法令如水,代表着对理想的坚持与追求。

结尾部分,诗人感叹霜过天宇变得清净,夜寒时月明,象征着在经历了风雨之后,依然能够保持清明的心境。最后以“不遇非余欲”作结,强调了对理想的坚守与对命运的洒脱态度,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引征衣堕古诚:风把征衣吹落,暗示出征的艰辛。
  2. 手披榛棘上前京:手中披着荆棘,象征着路途的险阻。
  3. 侍郎山下寻仙李:在侍郎山下,回忆李白的壮丽人生。
  4. 柱史亭前记老程:在柱史亭前,铭记老程的忠诚与智慧。
  5. 蜑雨蛮风鸢外落:自然环境恶劣,蜑民在风雨中挣扎。
  6. 洞云溪月雁边明:自然景色依旧美丽,反映内心的宁静。
  7. 惊心忽忽未全稳:内心波动不安,似乎在听到远处的啸声。
  8. 樊子诗来贺我迁:樊子寄来祝贺的诗,表示友谊与支持。
  9. 潮黄风节敢云班:潮水与风云的变化,象征时局的动荡。
  10. 长教下令流於水:法令应如流水,反映对理想的坚持。
  11. 岂原高名重若山:高名的价值与个人的理想并不成比例。
  12. 霜过转悉天宇净:霜雪之后,天空清澈,象征内心的清明。
  13. 夜寒空载月明还:寒冷的夜空下,月光依然明亮,象征希望。
  14. 须知不遇非余欲:须知遭遇的不幸并非个人的愿望。
  15. 千载知言有辨奸:千年之后,真理仍能分辨善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法令比喻为流水,体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 对仗:如“蜑雨蛮风”与“洞云溪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风、霜、月等自然景象象征诗人的心境与理想。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强调了在动荡的时代中坚持自我信念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变幻与动荡。
  • 征衣:象征出征与奋斗。
  • 榛棘:象征艰难与挑战。
  • 蜑雨蛮风:象征外界的困扰与不安。
  • :象征希望与清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侍郎山下”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老程
    • C. 樊武仲
  2. 诗中“长教下令流於水”是强调什么?

    • A. 法令应灵活
    • B. 法令应严格
    • C. 法令应不变
  3. “须知不遇非余欲”的意思是什么?

    • A. 我渴望成功
    • B. 遭遇不幸并非我的愿望
    • C. 我愿意接受命运

答案

  1. B. 老程
  2. A. 法令应灵活
  3. B. 遭遇不幸并非我的愿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1. 魏了翁与李白的诗风对比:
    • 魏了翁注重哲理与现实,李白则更偏向于豪放与自由。
  2. 魏了翁与杜甫的风格:
    • 杜甫关注社会现实,魏了翁则更多地融入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魏了翁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社日 菩萨蛮 菩萨蛮八首 其一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二十四 菩萨蛮 松风 菩萨蛮(梅) 菩萨蛮 阳羡作赠钱华华,次东坡韵 菩萨蛮·清明梦先母与女,思乡感作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弓字旁的字 横征暴赋 闲宫 四点底的字 招讨 龜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靑字旁的字 破奸发伏 涟落 腾纵 里字旁的字 终无了局 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昭昭在目 如箭离弦 星眸皓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