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0:1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16:01
作者: 释智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云团广佑尽愁城,
未必心肝铁打成。
话着石公山下事,
定如猿叫第三声。
整座愁苦的城池被云团笼罩,
未必心中所想都是坚硬如铁。
谈论着石公山下的事情,
就像猿猴叫声的第三声一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智朋,宋代僧人,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常带有淡泊明志的气质,作品多涉及自然、哲理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别离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描绘的愁城与自然景观形成对比,反映出人世间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扰的深思。开篇“云团广佑尽愁城”通过浓厚的云雾意象,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沉重的氛围,暗示着诗人所处环境的复杂与忧愁。接着“未必心肝铁打成”则引发了更深的思考,质疑内心的坚强是否真实,反映出一种脆弱感和对情感的自我怀疑。
“话着石公山下事”一语,则让人联想到自然的宁静与人世的纷扰之间的对比。石公山作为道教文化的一部分,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理想,诗人希望在纷扰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最后一句“定如猿叫第三声”,以猿叫的比喻传达出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猿猴的叫声在山林中回响,恰如内心情感的回荡,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也隐含了对人生苦短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情感的层层递进,引导读者思索生活的意义与内心的挣扎,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在纷扰世界中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云团广佑尽愁城”中的“愁城”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城市
B. 充满愁苦的城市
C. 美丽的风景
“石公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的烦恼
B. 追求的理想与宁静
C. 人际关系
猿叫在诗中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释智朋的这首诗则在愁苦中寻找超脱的理想。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各自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