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5:40
六月十八日作
李壁 〔宋代〕
三伏已过二,九夏欲宾秋。
月林疏梧响,露圃幽花稠。
故人有晁子,高諠今前脩。
胜地能馆我,衰疾于焉瘳。
山寂便午憩,井冽共晨滫。
坟素共偃蹇,几杖亦夷犹。
嗟哉作田苦,斛水车轮抽。
暮歌宛如笑,达旦不肯休。
新谷幸稍登,惧贻晚禾忧。
安得荡尘,倒卷天河流。
生意浃万物,仁风扇九州。
老馀亦苏醒,翛然脱笼囚。
眷言南山曲,仙袂追浮丘。
这首诗写的是六月中旬的感受,三伏天已经过去一半,酷暑即将结束,秋天的气息渐渐逼近。月光透过稀疏的梧桐树,夜里听到轻微的虫鸣,露水滋润着幽静的花圃,花朵繁盛。想起了昔日的好友晁子,他如今又回到我身边。这里的环境优美,能够让我暂时休息,虽然我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如从前。山中静谧,午后可以小憩,井水清凉,晨雾弥漫。坟地静谧,几根拐杖也显得悠闲。唉,田地的劳作真是艰辛,水车的轱辘在田间抽水。黄昏的歌声如同笑声,在夜里一直唱到天明。新谷终于开始成熟,但我却担心晚收的稻谷。怎么才能把尘世的烦恼抛开,像银河那样倒流而去。万物生机勃勃,仁爱的风扇动着九州大地。年老的我也终于感到苏醒,轻松自在如同脱离了囚笼。心中仍然眷恋那南山的风情,仿佛追逐着仙女的衣袂。
作者介绍:李壁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六月中旬,正值夏末秋初,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感叹人生的苦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李壁的《六月十八日作》以其清新悠然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夏末秋初的时节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感慨。全诗结构松散,意象丰富,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己身体的忧虑。
开篇以“三伏已过二,九夏欲宾秋”引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季节的交替,接着诗人通过“月林疏梧响,露圃幽花稠”的描写,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夏夜氛围。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故人有晁子”体现,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中间部分“嗟哉作田苦,斛水车轮抽”则流露出对农业劳动辛苦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现实的思考。而最后的“安得荡尘,倒卷天河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烦恼的逃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李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年老衰弱的忧虑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故人”是谁?
诗中“安得荡尘,倒卷天河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新谷幸稍登”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首诗在李壁的作品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