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8:0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8:02:47
寄建州姚员外
作者: 许棠 〔唐代〕
诬谮遭遐谪,明君即自知。
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
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
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遭受诬陷而被流放,明主心中自有明白。远离故乡,辞别剑客的生活,孤身一人向远方漂泊。山岭上,蛮夷的云雾弥漫,闽地却是瘴气与雨水交织。南方的期望最终未能实现,唯有期待北归的日子。
诗中提到的“明君”可能指的是当时的唐朝皇帝,暗示诗人的冤屈会被君主所知,而“辞剑”则可能是指古代士人的一种退隐生活,表现出诗人对政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
许棠(公元?-约760年),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歌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写于许棠被流放的时期,因遭受诬陷而被迫离开故乡,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对命运的无奈。
这首《寄建州姚员外》通过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因诬陷而被流放的无奈与孤独。开篇即以“诬谮遭遐谪”揭示了诗人的苦闷,紧接着“明君即自知”表达了对皇帝的信任与希望,尽管身处困境,却仍然相信明君会洞察真相。接下来的两句“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则深刻地传递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前路的迷茫。尤其是“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描绘出异乡的沉闷气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无助。在最后一句中,“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对归家的期盼,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邃而复杂。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遭遇反映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测试:
许棠因为什么原因遭到流放?
诗中“明君即自知”隐含了什么?
诗人在异乡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对比许棠的《寄建州姚员外》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二者均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许棠更多的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杜甫则更强调家庭关系与亲情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