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诗偈 其一六○》

时间: 2025-04-28 23:37:40

诗句

入理如箭射,寻文转相背。

直道不肯行,识路成迷退。

心王不了事,公臣生执碍。

为此一群贼,生死如踏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7:40

原文展示:

入理如箭射,寻文转相背。
直道不肯行,识路成迷退。
心王不了事,公臣生执碍。
为此一群贼,生死如踏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智的追求和对真理的迷失。进入理智的境界就像箭射出般迅速,但在寻求文字的过程中却又与理智背道而驰。走直路的人不愿意走,明白道理的人却陷入了迷惑而后退。心中的王者无法理解事情的本质,公权者因固执而生了障碍。因此,这样一群贼,生死就如同在踏碓般无情。

注释:

  • 入理:进入理智、真理的状态。
  • 箭射:比喻进入理智的过程迅速而直接。
  • 寻文:寻找文辞。
  • 直道:正道、真理之道。
  • 心王:心中主宰的意志。
  • 公臣:指公权者或官员。
  • 生执碍:因固执而形成的障碍。
  • 踏碓:比喻遭受不幸或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庞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以哲理性和思考性著称,常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哲学思想交汇的时期,诗人可能是在反思对真理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与阻碍。诗的开头“入理如箭射”,形象地表现了理智与真理的直达。然而,随后的“寻文转相背”却表明,在寻找文字和表面意义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偏离真正的道理。接下来的“直道不肯行,识路成迷退”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面对真理时的犹豫与退缩。

诗中提到的“心王不了事”,反映出内心的统治者无力理解外界的复杂局面,而“公臣生执碍”则隐喻了权威与固执对真理追求的阻碍。这种对立与冲突使得追求真理的道路变得艰难,最终形成“生死如踏碓”的无奈境地,象征着人在困境中挣扎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紧凑的结构和深刻的反思,令人感受到哲理的深邃与人性的复杂,揭示了在追求理想与真理的过程中,个体所面临的内外困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入理如箭射:直接进入理智状态,速度如箭。
  2. 寻文转相背:寻找文字的过程中却与理智相反。
  3. 直道不肯行:真理的道路却不愿意走。
  4. 识路成迷退:明白路径的人却迷失而退。
  5. 心王不了事:内心的主宰无法理解事情。
  6. 公臣生执碍:官员因固执而产生障碍。
  7. 为此一群贼:因此形成了一群无情的“贼”。
  8. 生死如踏碓:生死的境地犹如在踏碓般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箭射、踏碓,生动形象地表达复杂的哲理。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理智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进行深刻反思,揭示了个体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经历的迷惑、挣扎与无奈,展现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迅速与直接的智慧。
  • :象征表面的意义与外在的东西。
  • 心王:象征内心的意识与意志。
  • 公臣:象征外在权力与社会规范。
  • :象征无情与对理想的背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入理如箭射”是比喻什么?

    • A. 进入真理的过程迅速
    • B. 追求文采
    • C. 内心的挣扎
    • D. 对社会的反思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公臣生执碍”,意指__

  3. 判断题:整首诗强调的是追求真理的简单性。 (对/错)

答案:

  1. A
  2. 权威与固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探讨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情感上更为抒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乔安邑备 送苏合宫颋 寄许八 温泉冯刘二监客舍观妓 同刘给事城南宴集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奉酬韦祭酒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庄见贻之作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扈从南出雀鼠谷 玄武门侍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歹字旁的字 引入歧途 乛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萃取 埒材角妙 腹背受敌 宝盖头的字 鱼鼓道情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黍字旁的字 手术 包含梏的词语有哪些 养龄 悁急 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偷奸取巧 面如死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