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7:4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7:41:02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
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
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青门的金锁在破晓时分开启,城头的日出使得马车纷纷回转。
青门的柳枝正好可以折下,路边的一天有多少人分别。
向东出青门的路无尽无穷,驿楼和官树在灞陵的东边。
花瓣扑落在征战的衣裳上,看上去像是绣花,云彩随着马儿去,颜色疑似骢马。
胡姬的酒垆还未到中午,丝绳和玉缸里的酒像乳液一样。
灞头的落花被马蹄压没,昨夜的细雨使花成了泥。
黄鹂的翅膀湿了,飞得低低的,关东的尺书醉得懒得题写。
片刻间想望你却不可见,扬鞭驱马的速度如箭般迅疾。
请问你何时再来?不要让你变成东飞的伯劳和西飞的燕子。
作者介绍: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美,号岑丘,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岑参的诗歌常表现出豪放的个性与豪迈的气魄,尤其是对边塞生活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岑参任职边疆期间,正值送别友人张判官前往东台。诗中的青门象征着离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清晨青门开启时的景象,细腻而生动,刻画了离别时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金锁的开启和日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柳枝与路边的别离,借以表达人们在此时此刻的心情,暗示着分别的无奈与感伤。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东出青门的路途和驿楼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漫长。尤其是“花扑征衣看似绣”一句,将离别的情感用花的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胡姬的酒垆、灞头落花等意象,构筑出一种美丽而又哀伤的氛围,渗透着对未来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在离别的主题下,交织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现了岑参那种豪放而又细腻的情感。诗的最后,寄托了对友人再次相聚的期盼,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既有对离别的感伤,也有对明天的憧憬。
诗词测试:
“青门”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诗中“花扑征衣看似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借问使乎何时来”中的“使乎”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