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26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
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傍晚我倚靠在高楼上,望着那雪白的山峰,
和尚来临,却默默无言,只是敲响了钟声。
孤独的城市在夕阳的照耀下,红光渐渐隐去,
市集的烟雾缭绕,绿色的景象显得更加浓重。
我多病又常感到孤独,内心常常感到寂静,
与老朋友见面,却未能从容交谈。
知道你因诗而苦思而消瘦,
可见你在交游上也显得懒散无力。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生活艰辛,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作品风格沉郁悲壮,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创作于安史之乱后,诗人生活困苦,多病孤独,思念故友,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对生活的感慨。诗歌通过描写晚上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黄昏场景,诗人站在高楼上,面对着远方的雪峰,内心却充满了寂寞和思虑。诗的开头“暮倚高楼对雪峰”便引出了一个静谧的意境,雪峰的清冷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僧来不语自鸣钟”,和尚的沉默和钟声的回响,似乎也在映衬着诗人内心的寂静。
接着,诗人描绘了孤城在夕阳照耀下的景象,红光渐渐隐去,市集的烟雾弥漫,绿色的景象愈发浓重。这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隐含了诗人情感的变化。随着光线的消逝,诗人的孤独感愈发加深。
最后两联,诗人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病痛与愁苦,以及与友人相见时的拘谨和生疏。对于友人裴十(迪)的关心,“知君苦思缘诗瘦”,不仅是对友人的理解,也是对自己处境的自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惆怅与对友谊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孤独的黄昏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他对人生苦痛的深刻思考。诗歌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中“僧来不语自鸣钟”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体现在那一句?
诗中提到的“雪峰”象征了什么?
《春望》(杜甫):
《鹿柴》(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