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泛春池》

时间: 2025-05-25 06:01:44

诗句

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

何如此庭内,水竹交左右。

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泓澄动阶砌,澹泞映户牖。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主人过桥来,双童扶一叟。

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

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

酒开舟不系,去去随所偶。

或绕蒲浦前,或泊桃岛后。

未拨落杯花,低冲拂面柳。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

不知此何处,复是人寰否。

谁知始疏凿,几主相传受。

杨家去云远,田氏将非久。

天与爱水人,终焉落吾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01:44

原文展示

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
何如此庭内,水竹交左右。
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泓澄动阶砌,澹泞映户牖。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主人过桥来,双童扶一叟。
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
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
酒开舟不系,去去随所偶。
或绕蒲浦前,或泊桃岛后。
未拨落杯花,低冲拂面柳。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
不知此何处,复是人寰否。
谁知始疏凿,几主相传受。
杨家去云远,田氏将非久。
天与爱水人,终焉落吾手。

白话文翻译

在白蘋生长的湘渚旁,水波轻轻荡漾,绿竹掩映的溪口,远远在天边各有一处。美丽的景色并非我的所有。在这庭院中,水和竹子交错成趣,霜白的竹子在微风中摇曳,烟波迷蒙的水面上有六七亩的面积。清澈的水波在阶梯间轻轻荡漾,微浑的水面映照着窗户。水面上细腻的波纹,宛如镜子般清澈无垢。主人过桥而来,两个小童扶着一位老者,生怕污了清澈的水波,先把衣服上的尘埃抖落。水面上一只小船,船中有一壶美酒。酒开后船不再系缆,随意漂流,或在蒲浦前游荡,或在桃岛后停泊。未曾拨落杯中的花,柳枝轻轻拂面。半醉迷失在此,倚靠船边回首望去。不知这里何处,是否依然是人间?谁知这水道是何时开凿,几位主人曾在此传承?杨家早已远去,田氏的日子也不会长久。天赐我与水的情缘,终究会落到我的手中。

注释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江河湖泊边,形象优雅。
  • 湘渚:湘水的滩涂,渚意为水边的沙洲或小岛。
  • 霜竹:形容竹子在霜冻后显得更加清冷,增加了诗句的意境。
  • 澹泞:形容水面宁静而带点浑浊。
  • 尘缨:指衣服上的尘埃和流苏。
  • 蒲浦桃岛:可能是指水中的一些特定地名或景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人文关怀著称。他的诗歌以叙事和抒情见长,作品广泛涵盖了社会民生、个人情感等题材。

创作背景

《泛春池》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春日的游览场景不仅是一种闲适生活的写照,更是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泛春池》是一首描绘春日游赏的诗,整首诗在描写中流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场景描绘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即以“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引入,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

诗中通过对水、竹、舟等元素的描写,渗透出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哲学。特别是“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在小舟中品酒,仿佛是在享受人生的短暂与美好。同时,诗人对人间情感的思考也在诗中逐渐显现,尤其在“未拨落杯花,低冲拂面柳”一句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生活本质的探讨,诗人既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人世变迁的无奈与思索,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蘋湘渚曲:描绘湘水边的白蘋景色,给人一种曲折幽静的感觉。
  • 绿筱剡溪口:绿竹掩映的溪口,增添了生机与活泼。
  •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强调美景虽好,却不是自己的所有,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 何如此庭内,水竹交左右:表现庭院的幽静,水与竹的交融。
  • 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描写竹子的数量与水面的辽阔。
  • 泓澄动阶砌,澹泞映户牖:清澈的水与窗户的映照,展现出美丽的景象。
  •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比喻水面的清澈,反映出细腻的纹理。
  • 主人过桥来,双童扶一叟:描写主人与随行童子,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场景。
  • 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表现对清水的珍惜与敬重。
  • 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小舟与酒的描写,构成一种闲适的生活氛围。
  • 酒开舟不系,去去随所偶:酒醉后任由小舟漂流,体现自然随性。
  • 或绕蒲浦前,或泊桃岛后:描绘舟行的自由与随意。
  • 未拨落杯花,低冲拂面柳:在微醉中与自然亲密接触。
  •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半醉的状态中,回首往事。
  • 不知此何处,复是人寰否:对现实的迷惘与思考。
  • 谁知始疏凿,几主相传受:对水道历史的追溯与感慨。
  • 杨家去云远,田氏将非久:历史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 天与爱水人,终焉落吾手:最终对自然和人情的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面清无垢”,将水面比作镜子,强调其清澈。
  • 对仗:如“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低冲拂面柳”,柳树似人般轻柔地拂动,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其淡泊名利的心态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蘋:象征着纯洁与自然的美。
  • 霜竹:象征着坚韧与清雅。
  • 小舟:象征着自由与随性。
  • :象征着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泛春池》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2. 诗中“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的意象主要表达了: A. 生活的烦恼
    B. 自然的和谐美
    C. 社会的压力

  3.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中的“信美非吾有”表示: A. 对美景的占有欲
    B. 对美的谦虚态度
    C. 对美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对比白居易的《泛春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白居易更注重生活情趣与人事的流转,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孤寂与自我反思,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秋旱骤雨 庆令水墨素馨扇面二首 晴云 清閒 青奴 芡实 千叶海棠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照香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远尘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鲜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飠字旁的字 家藏户有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坐卧针毡 西字头的字 至字旁的字 破头烂额 志哀 黽字旁的字 毛犀 人我 笆篓 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手下留情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牛马风尘 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包含掠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