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6:22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平生少壮日,百事牵於情。
今年辄五十,所向唯直诚。
既不慕富贵,亦不防巧倾。
宁为目前利,宁爱身後名。
文史玩朝夕,操行蹈群英。
下不以傲接,上下以意迎。
众人欣立异,此心常自平。
譬如先後花,结实秋共成。
赵壹虽空囊,郑子岂其卿。
二人贫且隐,高誉动天京。
我迹固尚贱,我道未尝轻。
力遵仁义涂,曷畏万里程。
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
近因丧已除,偶得存余生。
强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
徂征江浦上,鸥鸟莫相惊。
我年轻时,经历了许多情感牵绊。
今年我已五十,所追求的只是诚实。
既不向往富贵,也不防备巧妙的倾斜。
宁愿追求眼前的利益,也愿意珍惜身后的名声。
我常在文史中游玩,操行与群英相符。
对下不以傲慢相接,对上则以意相迎。
众人欣赏我与众不同,我的内心却常保持平和。
就像花朵的先后,最终在秋天结出果实。
赵壹虽然空无一物,郑子又岂能与他相比?
两人贫穷而隐居,名声却传遍京城。
我自身本就卑贱,我的道理却从未轻视。
我遵循仁义的道路,何必畏惧万里旅程?
怎能苟且追求荣华富贵,忙忙碌碌一生?
最近因失去亲人而清醒,偶然得以存活。
强烈想要活下去,为了妻子和孩子,努力应对生活的挑战。
在江浦上行舟,鸥鸟也不再惊扰。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山谷,宋代诗人,早期的“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梅尧臣送别达观禅师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面临人生转折和失落时所体现的宁静与坚定。
梅尧臣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提到“平生少壮日”,让人回首往昔,青年时期的情感纠葛与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进入中年,逐渐意识到“所向唯直诚”,强调了诚实和真实的重要性。在追求的方向上,他选择了不慕富贵,而是更看重内心的安宁与名声的长久。
诗中通过“下不以傲接,上下以意迎”传达了对待他人的态度,体现了谦和与包容的精神。后面提到的“譬如先后花,结实秋共成”,则象征着人生的成熟与果实的丰盈,暗示人生的收获需要时间与耐心。
在对待名利的态度上,梅尧臣明确表示“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强调心灵的自由与追求仁义的坚定信念。整首诗不仅充满哲理,还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宽广胸怀,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梅尧臣在诗中强调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诗中提到的“宁为目前利,宁爱身後名”表达了什么?
诗中用“鸥鸟莫相惊”来表现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