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3:19
玉骨怯西风,枕簟凉初透。
寂寞空床易感秋,小病非关酒。
引领一声歌,如雪蝤蛴瘦。
细掐猩猩一桁红,错认新妆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孤独的夜晚,诗人躺在凉席上,感到秋夜的寒意。虽然生了小病,但与酒无关。诗人轻声吟唱,声音如同瘦弱的蝤蛴,细细掐弄着一朵猩红的花,却误以为是新妆的女子。
袁思亮,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他的诗风清丽,常常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这首《卜算子》创作于秋天,诗人因小病卧床,借助秋夜的寂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思虑。
《卜算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秋天的感悟。诗的开头“玉骨怯西风”,立即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暗示着诗人身体的虚弱和内心的脆弱。随着“枕簟凉初透”的描写,诗人感受到秋夜的凉意,不禁引发一阵情绪的波动。
接下来的“寂寞空床易感秋”,诗人通过对空床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此时,小病的来临并非与酒有关,而是生活的琐碎与内心的孤独交织而成。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中,内心的感受愈加敏感,似乎一切都在提醒他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引领一声歌,如雪蝤蛴瘦”,此句描绘出诗人微弱的歌声,像瘦弱的蛴螬般无力,映射出他内心的孤寂。最后一句“细掐猩猩一桁红,错认新妆斗”,诗人通过掐弄红花的细节,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误解,仿佛在追寻着逝去的青春与美丽。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忧伤,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深切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对生命的思索。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现了孤独感?
A. 西风
B. 空床
C. 猩红
D. 以上皆是
“引领一声歌,如雪蝤蛴瘦”中的“蝤蛴”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昆虫
C. 一种果实
D. 一种饮品
诗中提到的小病是否与酒有关?
A. 是
B. 否
可以将袁思亮的《卜算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李清照更多的是通过词语的轻快与婉约来表现,而袁思亮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意象的运用,展示了更为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