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11
卜算子 和师韵
作者:马钰 〔元代〕
业重多思算。岂悟爻和象。
深谢风仙特地来,便把顽遇唤。
忿怒常思难。性烛须教灿。
真乐真欢散尽愁,师弟常为伴。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感叹自己在重重业务下常常思虑烦恼,难以领悟生命的深意和变化。感激风仙的到来,帮助自己解开心结,摆脱顽固的困境。常有忿怒之情,但内心的光明需要引导和熏陶。最终,真正的快乐和欢愉能够驱散愁苦,师弟之间的情谊常常给予我支持。
作者介绍:马钰,元代著名道士和诗人,生平致力于道教理论的研究和传播,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体现出道教思想对人生的影响。
这首诗以“卜算子”为题,展现了诗人对命运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开篇以“业重多思算”引出主题,表现出沉重的工作和思考对心灵的压迫感。诗人接着提到“岂悟爻和象”,表示对人生变化的无奈与困惑,传达出一种对未知未来的焦虑与思考。
“深谢风仙特地来”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灵感和帮助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与启迪。后面的“忿怒常思难”则揭示了人性中常见的烦恼与痛苦,诗人意识到内心的烦恼需要引导和教育,“性烛须教灿”表明了他对自我修养和内心光明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真乐真欢散尽愁”结束,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师弟之间的情谊成为他克服生活困难的支柱。这首词整体上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既有对命运的思索,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而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艰难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和内心修养的必要,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风仙”象征什么?
A. 悲伤
B. 灵感与智慧
C. 友情
D. 财富
“性烛须教灿”中的“性烛”指的是什么?
A. 性格的光明
B. 生命的火焰
C. 内心的光明
D. 道德的光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马钰的《卜算子》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情感,但李白更侧重于对乡愁的抒发,而马钰则更关注内心的修养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