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念奴娇(席上赋林檎花)》

时间: 2025-04-26 23:35:04

诗句

群花渐老,向晓来微雨,芳心初拆。

拂掠娇红香旖旎,浑欲不胜春色。

淡月梨花,新晴繁杏,装点成标格。

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

刚要买断东风,袅栾枝低映,舞茵歌席。

记得当时曾共赏,玉人纤手轻摘。

醉里妖饶,醒时风韵,比并堪端的。

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5:04

原文展示

念奴娇(席上赋林檎花)
作者: 曾觌 〔宋代〕

群花渐老,向晓来微雨,芳心初拆。
拂掠娇红香旖旎,浑欲不胜春色。
淡月梨花,新晴繁杏,装点成标格。
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
刚要买断东风,袅栾枝低映,舞茵歌席。
记得当时曾共赏,玉人纤手轻摘。
醉里妖饶,醒时风韵,比并堪端的。
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


白话文翻译

群花逐渐衰老,清晨来了一场细雨,芳香的心情初次绽放。
轻轻拂过娇艳的红花,仿佛无法承受这春天的美色。
淡淡的月光下,梨花如雪,新晴的杏花繁盛,装点得格外美丽。
风光都在,院子深处半开的花朵让人感到寂静。
刚想买断东风,轻柔的柳枝低垂映照,舞动着席上的歌舞。
记得那时曾共同欣赏,玉人轻巧的手轻轻摘下花瓣。
在醉意中妖娆,在清醒时风韵犹存,真让人堪比美丽的端庄。
谁知如今憔悴,对着花朵空自思念。


注释

  • 群花渐老:指花朵逐渐凋零,暗示时间的流逝。
  • 芳心初拆:芳香的心情开始绽放,形容花朵初开。
  • 拂掠:轻轻拂过,表达柔和的动作。
  • 妖饶:形容其姿态妩媚动人。
  • 堪端:可以和端庄的美丽相提并论。

典故解析

“玉人”一词常用以形容美丽的女子,常见于古诗词中,表达对女性美的赞美与羡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觌,字伯乔,号青山,宋代诗人,以词见长,作品多描绘风花雪月,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宴席之上,灵感来源于当时的环境和心境,展现出对春天的感慨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逝去的光阴。开篇便以“群花渐老”引入,勾勒出花朵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仿佛在提示读者珍惜当下。细雨初霁,芳心绽放,诗人通过“拂掠娇红香旖旎”来表现春天的娇媚与芬芳,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盎然的美丽。

在描写梨花和杏花的“淡月梨花,新晴繁杏”中,诗人利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花的清新和春日的明媚,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而“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则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情感,仿佛在春光明媚中却感受到了一丝孤独。

后半部分,诗人回忆与“玉人”共赏花的美好时光,醉酒中的妖娆与清醒时的风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结尾“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失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群花渐老:时间的流逝,花朵逐渐凋谢。
  2. 向晓来微雨:晨曦中细雨纷飞,象征着春天的温柔。
  3. 芳心初拆:花朵初开,带着春天的气息。
  4. 拂掠娇红香旖旎:细雨轻拂,花香四溢,春色迷人。
  5. 淡月梨花,新晴繁杏:描绘春天的美景,梨花与杏花交相辉映。
  6. 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美景中透着一丝孤寂。
  7. 刚要买断东风:想要留住春风,寓意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8. 袅栾枝低映,舞茵歌席:春风中柳枝低垂,映照出宴席的欢愉。
  9. 记得当时曾共赏:回忆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10. 醉里妖饶,醒时风韵:醉酒时的妩媚与清醒后的风韵,反映女性的多面性。
  11. 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如今对花的思念与憔悴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朵的芳心”,将花喻为心情。
  • 拟人:如“买断东风”,赋予春风人性化的行为。
  • 对仗:如“淡月梨花,新晴繁杏”,形成美妙的音律。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瞬间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青春、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 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复苏。
  • 玉人:代表美丽的女性,象征着爱情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人”指的是?

    • A. 美丽的女子
    • B. 一位神仙
    • C. 诗人的朋友
    • D. 一朵花
  2. “淡月梨花”中“淡月”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月光
    • B. 朦胧的月色
    • C. 皎洁的天空
    • D. 夜晚的星空
  3.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欢快
    • B. 怀念与惆怅
    • C. 愤怒
    • D. 无所事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曾觌与李清照在描绘春天时均表现出细腻的情感,然而李清照的词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而曾觌则更多地运用自然景物来映衬内心的感受。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出宋代词坛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江西宋漕三首 旧友家睹书劄感成 上湖南孙漕四首 其三 送许兄还侍兼简广南监场二首 和松坡刘迂诗二首 食菜作二首 送湖南张仓解官还建昌九首 和人乞朱樱十首 和宗秀才惠诗七首 鹧鸪天(寿叔祖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换宫移 省役薄赋 小子后生 糹字旁的字 补天炼石 咏謡 器分 珍庖 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运蹇时乖 爪字旁的字 包含佥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包含诒的词语有哪些 三车 包含碓的词语有哪些 雨字头的字 讲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