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5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5:04
《折杨柳》
去年折杨柳,还与君同陌。
今年折杨柳,关山千里隔。
思君不可见,攀条长叹息。
遥遥玉笛吹,总是伤行役。
去年我折了杨柳,和你一起漫步在小路上。
今年我又折了杨柳,却已是千山万水相隔。
思念你却无法见面,只能攀着柳条长叹息。
远处传来的玉笛声,听起来更是让我伤感离别的苦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尔埴(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常常探讨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伤感,情感真挚,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折杨柳》创作于清代,诗人可能因离别而感慨,杨柳作为离别的象征,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折杨柳》是一首充满思念与离愁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杨柳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首联“去年折杨柳,还与君同陌”勾勒出与友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仿佛一切都在昨日,充满了温馨的回忆。而接下来的“今年折杨柳,关山千里隔”则极富对比,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让这种美好变得遥不可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思君不可见,攀条长叹息”中,诗人用“攀条”这一细腻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思念的情感,似乎在以柳条为寄托,传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最后一句“遥遥玉笛吹,总是伤行役”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伤感,玉笛的声声回响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孤独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画面感,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无奈,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时间和空间对这种联系的影响。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杨柳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诗词测试:
诗中“去年折杨柳”指的是哪一年?
诗人思念朋友的原因是什么?
“遥遥玉笛吹”中的“玉笛”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