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3:3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3:31:53
又口占小诗五首
作者:李壁 〔宋代〕
蝉连夜语不胜清,
欹枕僧窗蜡炬明。
早是宋公怀抱恶,
更禁庭树作离声。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情景:蝉鸣声清晰而悠长,似乎在夜里也在低声诉说。诗人躺在僧人的窗前,烛光明亮,照耀着他的思绪。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宋公的怀念和不满,尤其是在庭院的树木发出令人忧伤的声音时,似乎更加禁忌了这种离别的感伤。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李壁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特征。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常常交织在一起,李壁的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种复杂的情感。在夜深人静之时,蝉鸣与烛光唤起了对过往的回忆与思索,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开头两句描绘了夜晚蝉鸣的清脆,声音如同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既清晰又难以承受。同时,诗人以“欹枕僧窗”表现出一种静谧而放松的状态,烛光的明亮则象征着思绪的清晰与内心的明朗。
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情感逐渐转向对宋公的怀念和对离别的哀伤,尤其是“庭树作离声”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这份情感的沉重。诗人在夜晚的寂静中,既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无法逃避对过去的思念和现实的无奈,从而让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索与对情感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夜晚孤独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人们在静谧的环境中对过往的思考与怀念。通过蝉鸣、烛光和庭树的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情感和离别的复杂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蝉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孤独
C. 欢乐
答案:B. 孤独
诗中“蜡炬”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A. 暗淡
B. 光明与思考
C. 悲伤
答案:B. 光明与思考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喜悦
B. 伤感
C. 放松
答案:B. 伤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