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3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1:14
下岩
作者: 李壁 〔宋代〕
破晓樯竿插钓矶,一生几度扣禅扉。
心如尊者岩中定,身比涪翁僰道归。
阅世云藤那解老,近人空翠欲成围。
只怜岁晚龙方卧,不放银涛百尺飞。
清晨,船帆高高竖起,钓鱼的礁石上我独自一人,人生中几次能够敲响禅门?
我的心境如同岩中静坐的高僧,身体却似涪翁沿着僰道归来。
看遍世间的云藤,怎能理解衰老?近处的空翠似乎要将我包围。
只可怜岁末时分,龙正酣睡,不让那百尺高的银涛飞舞。
李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隐逸和山水诗闻名。他的诗作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体现了对人生哲学和禅意的追求。
这首诗作于晨曦时分,诗人可能在钓鱼或游历时,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归属。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生命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李壁的《下岩》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樯竿高竖,钓矶的意象带给人一种独处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种超然的境界。接着,诗人通过“扣禅扉”这一动作,表达出对禅宗的向往与求索,人生的短暂与对真理的追求交织在一起。
“心如尊者岩中定”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定,尽管身处世俗的纷扰中,但精神世界却是纯净的。诗中提到的“阅世云藤”,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衰老的深刻感触,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无奈。
“只怜岁晚龙方卧”的描写,诗人用龙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安宁,暗示着即使在岁末时分,也要珍惜当下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不放银涛百尺飞”,则是对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反思,既有对自由的渴望,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李壁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围绕着人生的追求与自然的宁静,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哲理性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中“扣禅扉”指的是:
A. 敲打禅宗的门
B. 敲打房门
C. 敲打船舱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尊者”是指:
A. 普通人
B. 高僧
C. 官员
答案: B
诗中“龙方卧”象征着:
A. 生命的活力
B. 安静的自然
C. 战斗的状态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