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下岩》

时间: 2025-05-07 16:31:14

诗句

破晓樯竿插钓矶,一生几度扣禅扉。

心如尊者岩中定,身比涪翁僰道归。

阅世云藤那解老,近人空翠欲成围。

只怜岁晚龙方卧,不放银涛百尺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1:14

原文展示:

下岩
作者: 李壁 〔宋代〕

破晓樯竿插钓矶,一生几度扣禅扉。
心如尊者岩中定,身比涪翁僰道归。
阅世云藤那解老,近人空翠欲成围。
只怜岁晚龙方卧,不放银涛百尺飞。


白话文翻译:

清晨,船帆高高竖起,钓鱼的礁石上我独自一人,人生中几次能够敲响禅门?
我的心境如同岩中静坐的高僧,身体却似涪翁沿着僰道归来。
看遍世间的云藤,怎能理解衰老?近处的空翠似乎要将我包围。
只可怜岁末时分,龙正酣睡,不让那百尺高的银涛飞舞。


注释:

  1. 樯竿: 船帆的竖杆,形容清晨时分船只的状态。
  2. 钓矶: 钓鱼的礁石,象征着宁静与隐居。
  3. 扣禅扉: 敲击禅宗的门,意指向禅宗求教或求道。
  4. 尊者: 指高僧或有道之人。
  5. 涪翁: 涪翁是古人名,指一种归隐的生活方式。
  6. 僰道: 指古代交通要道,象征归途。
  7. 云藤: 比喻人生的经历和境遇,难以理解。
  8. 空翠: 指空灵的绿色山水,给人一种被包围的感觉。
  9. 龙方卧: 形容晨晚时分龙在安静地休息,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典故解析:

  • 禅宗: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内心的觉悟与直观,常以“敲门”象征求道的心态。
  • 涪翁: 涪翁是历史上隐士的代表,象征着归隐生活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隐逸和山水诗闻名。他的诗作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体现了对人生哲学和禅意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晨曦时分,诗人可能在钓鱼或游历时,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归属。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生命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李壁的《下岩》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樯竿高竖,钓矶的意象带给人一种独处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种超然的境界。接着,诗人通过“扣禅扉”这一动作,表达出对禅宗的向往与求索,人生的短暂与对真理的追求交织在一起。

“心如尊者岩中定”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定,尽管身处世俗的纷扰中,但精神世界却是纯净的。诗中提到的“阅世云藤”,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衰老的深刻感触,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无奈。

“只怜岁晚龙方卧”的描写,诗人用龙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安宁,暗示着即使在岁末时分,也要珍惜当下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不放银涛百尺飞”,则是对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反思,既有对自由的渴望,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李壁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破晓樯竿插钓矶: 描绘清晨的宁静,船帆高竖,钓鱼的礁石上独自一人,暗含孤独与思考。
  2. 一生几度扣禅扉: 反思人生中对真理的追求有多少次,表达对禅宗的向往。
  3. 心如尊者岩中定: 内心如高僧一般宁静,体现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4. 身比涪翁僰道归: 身体虽归隐,但心中仍有对世俗的思考与抉择。
  5. 阅世云藤那解老: 观察人生的云藤,感慨生命的无常与衰老。
  6. 近人空翠欲成围: 近处的自然景色似乎要包围自己,象征着人生的局限。
  7. 只怜岁晚龙方卧: 对岁末宁静的珍惜,龙的安卧象征自然的力量。
  8. 不放银涛百尺飞: 反映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心境比作高僧的定境,强调内心的宁静。
  • 拟人: 龙的安卧,赋予自然以生命,反映出自然的和谐。
  • 对仗: 诗句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人生的追求与自然的宁静,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哲理性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1. 樯竿: 象征着追求与希望的起航。
  2. 钓矶: 代表着孤独与内心的宁静。
  3. 禅扉: 寻求真理与内心的觉悟。
  4. : 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扣禅扉”指的是: A. 敲打禅宗的门
    B. 敲打房门
    C. 敲打船舱
    答案: A

  2. 诗中提到的“尊者”是指: A. 普通人
    B. 高僧
    C. 官员
    答案: B

  3. 诗中“龙方卧”象征着: A. 生命的活力
    B. 安静的自然
    C. 战斗的状态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 王维的《鹿柴》: 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壁的《下岩》在意境上形成对比,前者充满豪情壮志,后者则表现出静谧与思考。
  • 杜甫的《春望》与李壁的《下岩》都涉及到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关乎时局,后者更注重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人研究》 - 相关诗人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对古诗词的解读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百字令 索汪蛟门舍人新词 百字令 得少符吴中书,赋此答之,丁亥试灯日也 百字令 百字令 履平冲寒见过,并出示新词,率次韵奉和一首 百字令 其二 闻南村居人极占云水之乐,因赋水村图二阙,以寄兴焉 百字令 题琴清阁小影 百字令 和花海叔韵兼寄仙品 百字令 和纬绛云除夕 百字令 题骆佩香秋灯课女图 百字令 其二 送孙赤崖还姑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彑字旁的字 哀而不伤 广字头的字 高飞远翔 寂寂寞寞 走字旁的字 夙夜在公 石火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歹字旁的字 毋庸置疑 似曾相识 每生 彐字旁的字 包含咀的词语有哪些 风清月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