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9:46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淮南路。正值嵩阳归去。梨花晚寒食初过,与汝东湖最深处。夜凉倾斗醑。听拨银筝无数。扶红袖酒醒回时,长是城头鼓声曙。恨一别如雨。更南北东西,春还秋暮。许昌宫里留君住。任作赋繁台,题诗梁苑。何期此地复相遇。仿佛似前度。看舞。郡中署。便图遍屏山,歌残烛树。送君还上棠溪渡。望长淮千里,依然东注。那堪言别,况绿柳,渐飞絮。
在淮南的路上,正好在嵩阳归途。梨花在晚寒的食节刚过,与您在东湖的最深处相聚。夜晚凉爽,酒杯倾倒,听那无数的银筝声。扶着红袖酒醒时,常常是城头的鼓声在黎明时分响起。恨这一别如同细雨,南北东西,春去秋来。许昌宫里留君住,任你在繁台上作赋,或在梁苑中题诗。怎料此地能再相遇,仿佛似之前的时光。看舞的场景,在郡中署里,便想遍游屏山,歌声在烛树下渐渐消逝。送君再回棠溪渡口,望着长淮千里,依旧东流。怎能忍心说别,尤其是绿柳,渐渐飞舞着絮状的花。
作者介绍: 毛奇龄,清代诗人,以辞章华丽、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融合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个人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兰陵王 别谭开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开头以“淮南路”引入,设定了时空背景,紧接着描绘梨花、东湖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氛围。诗中运用“夜凉倾斗醑”的描写,展现了饮酒的悠闲与沉醉,而“长是城头鼓声曙”则通过鼓声的意象,传达出早晨即将来临的紧迫感,暗示离别的迫近。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将离别的痛苦比作“恨一别如雨”,显示了对彼此情感的珍视与对时光无情的感慨。后面提到的“许昌宫里留君住”与“任作赋繁台”则反映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与共同的文学追求。整首诗在抒情中流露出浓厚的怀旧情感,最后一句“况绿柳,渐飞絮”更是将离别的伤感推向高潮,描绘出一种无奈而又美好的离别场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离别前的美好时光,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梨花晚寒食”是指哪个节日?
诗人用“恨一别如雨”来形容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作品在主题上与《兰陵王 别谭开子》相似,但各有风格与情感的侧重点,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友谊与离别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