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9:5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9:53:03
绝巅万籁静沉沉,
重倚阑干感慨深。
古佛龛中苔上面,
故交宰上树成阴。
山无白额妨幽讨,
野有黄花且满斟。
莫怪裴徊侵暮色,
老人能得几登临。
在这绝顶之处,四周寂静得近乎沉闷,我倚着栏杆,心中感慨万千。古老的佛龛上,长满了青苔,想起旧友时,不禁感到一阵阴凉。山中没有白额的鸟儿来打扰我的思绪,野外的黄花开得正好,正可以畅饮一杯。不要怪我在黄昏时分徘徊,老人能有多少次的登高望远呢?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方,号默庵,宋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词。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首诗作于九月重阳节之际,诗人登高望远,感慨人生,忆旧友,表现出深厚的思乡情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九日登辟支岩过丁元晖给事墓及仲弟新阡二首》通过描绘登高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绝巅万籁静沉沉”开篇即描绘了高山上的宁静,与世隔绝的氛围,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接着,诗人借助栏杆的倚靠,表达了内心的沉思和感慨,似乎在思考与旧友的往事。
中间两句通过对古佛龛和青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显苍凉的意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两句“山无白额妨幽讨,野有黄花且满斟”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尤其是黄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最后两句“莫怪裴徊侵暮色,老人能得几登临”通过对时间的反思,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表达了老年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旧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然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中“绝巅”指什么地方?
a) 山顶
b) 山脚
c) 河边
“黄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忧伤
b) 生命的美好
c) 岁月的流逝
诗人为何在黄昏时分徘徊?
a) 因为他迷路了
b) 因为他在回忆往事
c) 因为他在等人
以上为对《九日登辟支岩过丁元晖给事墓及仲弟新阡二首》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诗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