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哭丰宅之吏部二首》

时间: 2025-05-10 03:38:24

诗句

江表依公稍自强,讣闻朝野共凄凉。

纛移北府兵皆散,笳返西州宅已荒。

旧戌交锋淮水赤,新坟埋剑越山苍。

此身虚作田横客,血泪无因滴垅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38:24

哭丰宅之吏部二首

原文展示

江表依公稍自强,
讣闻朝野共凄凉。
纛移北府兵皆散,
笳返西州宅已荒。
旧戌交锋淮水赤,
新坟埋剑越山苍。
此身虚作田横客,
血泪无因滴垅旁。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因您的坚强而稍感安慰,
听闻您的讣告,朝廷与百姓齐皆哀伤。
军旗已移,北府的士兵纷纷解散,
号角声响起,西州的宅邸已经荒凉。
旧时的戍楼交战于淮水边,
新坟埋藏着剑,越山显得苍茫。
此身空作田横的客,
血泪无处可滴落在田垄旁。

注释

  • 江表:指长江以北的地方,这里指作者所在的江南。
  • 讣闻:指讣告,知晓某人去世的消息。
  • :古代军旗,象征军队的力量。
  • :一种乐器,古代用作战争号角。
  • 旧戌:指旧时的戍楼或守卫。
  • 田横:指战国时期的田横,表明一种孤独漂泊的状态。
  • 血泪:形容悲伤欲绝,无法自抑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景轩,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常以悲壮、激昂的气息见长,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哭丰宅之吏部二首》是刘克庄在得知友人丰宅去世后所作,反映了对友人的追悼以及对时局的感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丰宅的哀悼,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士兵解散、家园荒凉的现实。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悲凉的情感贯穿始终,开篇便以个人情感为基础,流露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与敬意。诗中通过对“讣闻”这一消息的描述,展现出朝野上下的共同哀痛,表现了作者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紧接着,诗人通过“军旗移、士兵散”等意象,描绘出战乱带来的家园荒凉,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与不安。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提到“旧戍交锋淮水赤”,展现出过去战斗的惨烈和对生命的无奈。新坟埋剑,暗示着旧日英雄的陨落与历史的无情,令人感慨万千。最后,诗人化身为“田横客”,以此表达自己对故国的失落与孤独,血泪无处可滴,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悲伤。

整首诗用词凝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意象深远,能够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表依公稍自强:在长江边因您的坚强而稍感安慰,展现出对友人坚韧的赞赏。
  2. 讣闻朝野共凄凉:听闻您的死讯,朝廷与百姓都感到悲凉,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共鸣。
  3. 纛移北府兵皆散:军旗已移,北府的士兵纷纷解散,描绘出国家动荡的景象。
  4. 笳返西州宅已荒:号角声响起,西州的宅邸已经荒凉,暗示个人家园的破败。
  5. 旧戌交锋淮水赤:旧时的戍楼在淮水边交战,形象表现过去的惨烈。
  6. 新坟埋剑越山苍:新坟埋藏着剑,越山显得苍茫,揭示历史的无情。
  7. 此身虚作田横客:此身空作田横的客,表达孤独漂泊的心情。
  8. 血泪无因滴垅旁:血泪无处可滴落在田垄旁,强调悲伤的无奈与无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讣闻朝野共凄凉,纛移北府兵皆散”,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己比作“田横客”,意在表达孤独与无奈。
  • 象征:用“新坟埋剑”象征着英雄的陨落,表现历史的悲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怀念与对历史、社会动荡的深思。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国家和人生命运的忧虑,表现出诗人深刻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表:象征着边境与故乡,承载着对故土的思念。
  • 讣闻:代表着死亡与悲伤,暗示着个人命运与历史的联系。
  • 军旗:象征着国家的力量与动荡,反映社会的变化。
  • 新坟:代表着逝去的英雄与历史的沉重,传达出对生命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江表”,指的是哪里?

    • A. 江南
    • B. 长江以北
    • C. 西州
    • D. 淮水边
  2. “田横”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人的坚强
    • B. 孤独与无奈
    • C. 家园的荒凉
    • D. 历史的悲剧
  3. 诗中“血泪无因滴垅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愤怒
    • C. 悲伤与无奈
    • D. 忧虑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斗星》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本诗同样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比,两首诗都反映了历史变迁带来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国家的破败,而刘克庄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 上崔中丞古意二首 上崔中丞古意二首 山窝适兴 山居 山房约会於黄滩别后寄似 三用韵 三用韵 入夏初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较时量力 飞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柳眉倒竖 第结尾的成语 屯亨 舌字旁的字 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走街串巷 破碎支离 气节 神气十足 驱略 曰字旁的字 命亏 比字旁的字 鱼水之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