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留山间种艺十绝》

时间: 2025-05-03 02:37:37

诗句

两树亭亭藓砌傍,未论包贡奉君王。

世无班马堪薰炙,且嗅幽花亦自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37:37

原文展示:

留山间种艺十绝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两树亭亭藓砌傍,未论包贡奉君王。
世无班马堪薰炙,且嗅幽花亦自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两棵高耸的树木在苔藓铺就的台阶旁边,未必需要为君王献上贡品。世间没有能够与班马相比的美味,然而我只需嗅闻这些幽静花朵的香气,也觉得十分满足。

注释:

  • 亭亭: 高耸的样子,形容树木的秀丽。
  • : 指苔藓,常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 包贡: 指用贡品供奉君王。
  • 班马: 指班马,古代名马,象征珍贵的食材或美味。
  • 薰炙: 指烹饪或烧烤,形容美食的香气。
  • 幽花: 指隐蔽的花朵,暗指那些不显眼但却芬芳的花。

典故解析:

  • 班马: 典出《史记》,班马为古代名马,象征财富和权力。这里用来比喻美食和奢华。
  • 贡品: 指古代对君主的供奉,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美,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怀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刘克庄隐居山林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与对权贵生活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亭亭”与“藓砌”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诗人对树木的赞美中流露出对生命活力的珍视。接下来的两句则用“未论包贡奉君王”来强调诗人不愿意追求奢华的生活,反而更钟情于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且嗅幽花亦自香”,则是对生活中微小细节的珍惜,暗示即使不追求名利,依然可以享受生活的乐趣与美好。整首诗语调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士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权力的超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树亭亭藓砌傍: 描绘两棵高耸的树木旁边是苔藓铺成的台阶,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2. 未论包贡奉君王: 表达对权贵生活的淡漠,认为不必为君王献上贡品,暗示对名利的超然。
  3. 世无班马堪薰炙: 通过班马的名气,比喻没有值得追求的美食,反映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无所谓。
  4. 且嗅幽花亦自香: 强调即使是微小的花朵也有其香气,表达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修辞手法:

  • 对仗: 前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班马与美食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奢华的拒绝。
  • 拟人: “幽花”有所拟人化,彰显其独特的魅力。

主题思想: 全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物质生活的超脱,传达了一种洒脱与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力量。
  • : 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幽花: 体现了生活中的细节之美,象征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班马”象征什么?
    A. 名马
    B. 美食
    C. 权力
    D. 以上都是

  2. “且嗅幽花亦自香”的意思是什么?
    A. 只闻花香
    B. 自然之美
    C. 生活简单而美好
    D. 不需要奢华

  3. 诗人对君王的态度是:
    A. 崇拜
    B. 淡漠
    C. 追求
    D. 反感

答案:

  1. D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陶渊明
  • 《独坐敬亭山》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在陶渊明的《饮酒》中,诗人同样表现了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两者都传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不同的是,刘克庄在诗中更加强调了对微小美好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刘克庄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鹤仙 咏百舌鸟同云臣赋 瑞鹤仙 瑞鹤仙影 梅影 瑞鹤仙 上高节度寿 强村丛书校聚珍版拙轩集 瑞鹤仙·小梅凝秀色 瑞鹤仙 寿陆东湖尊堂太君 瑞鹤仙·是欢声盈万户 瑞鹤仙 其一 吊开封倡女四菊 瑞鹤仙·正迎长时节 瑞鹤仙 挽彊村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别出新裁 牛字旁的字 劳军 将奋足局 判司 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文身翦发 谷字旁的字 祥桑谷 托宠 恩重丘山 生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枯形灰心 联合国秘书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