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19
见艾有感
作者: 文天祥〔宋代〕
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
已怜花结子,又见艾为人。
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
灵悠那解化,清梦楚江滨。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景象,让我惊讶于时间的流逝,回想起刚刚过去的晚春。已经怜惜那些花儿结出的果实,又看见艾草在为人们所用。对故国的赤诚之心已经老去,而在中原的白发却又新生。灵魂怎样才能解脱呢,清梦中我依然在楚江的岸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廷圭,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和勇气,后来被俘,仍坚贞不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忧国忧民的情感,反映了他对国家沦陷的无奈与悲痛。
《见艾有感》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抒情诗。开头“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诗人以初夏的景象引发对晚春的回忆,表现出时光如流水般的迅速和无情。在诗中,“已怜花结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的感叹,虽然春天的美丽已经过去,但新的生命又在悄然生长。
接下来的“又见艾为人”,则引入了艾草的意象,象征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艾草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承载着人们对安康的祈愿。诗人在这一瞬间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使命感结合,表现出对国家的深切关注。
“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一句,透出诗人对故国的忠诚依旧,但因岁月流逝而感到心痛与无奈。最后的“灵悠那解化,清梦楚江滨”则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索与迷茫,清梦中却仍在楚江边徘徊,象征着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以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出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者的深厚情感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忧虑,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个体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对生活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艾”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生命与健康
C. 忍耐
“故国丹心老”中“丹心”指的是什么?
A. 忠诚的心
B. 美丽的心情
C. 伤痛的心
诗人对故国的情感是?
A. 无所谓
B. 忧伤与怀念
C. 兴奋与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