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1:44
晋代何曾谷此陵,到今楼观隐居亭。
幻成鸥鹭乾坤阔,陶尽鱼龙云水腥。
仙有神功参造化,人将故事入丹青。
我来欲去长桥孽,祠下徘徊夜乞灵。
这座陵墓曾在晋代的何曾谷中,到如今的楼观和隐居亭依旧存在。
幻化的鸥鹭让广阔的天地更加辽阔,陶渊明笔下的鱼龙依旧在云水间游荡。
仙人拥有的神奇功力能够参与造化,而人们则将这些故事描绘在丹青之上。
我来此地想要脱去长桥的苦恼,在祠堂下徘徊,夜晚祈求灵验。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圣之,号履善,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以忠贞不屈的精神和深邃的诗才著称,尤其以《正气歌》闻名于世。
创作背景:本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难之时,文天祥投身于抗元斗争,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诗中透露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文天祥在《玄潭观和龚宰韵》中,借助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历史的感慨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起初描绘了晋代的遗迹,营造了一种时光流转的氛围,隐约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接着,通过“幻成鸥鹭”“陶尽鱼龙”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广阔和生命的流动,表现出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仙有神功参造化”一联中,文天祥将仙人的神奇与人间的画作相结合,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与艺术的敬畏与追求。而“我来欲去长桥孽”则将个人的烦恼与历史的沉重相联系,反映出诗人在历史洪流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文天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历史和理想的思索,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希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与个体情感的探讨,反映了文天祥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坚定的爱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文天祥的《玄潭观和龚宰韵》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 以上都是
“陶尽鱼龙云水腥”中的“陶”指的是哪个古代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仙”主要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人间烦恼
D. 历史遗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