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第一百八十二》

时间: 2025-05-02 07:34:51

诗句

儒冠多误身,识字用心苦。

斯文忧患馀,郁郁流年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4:51

原文展示

儒冠多误身,识字用心苦。
斯文忧患馀,郁郁流年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儒生身份的反思与苦恼,认为儒冠(即读书人的身份)常常带来误解和困扰,而学习知识所付出的心血也十分辛苦。尽管身处文人之中,却仍然感受到忧患的存在,感慨流年似水,岁月的压迫。

注释

  • 儒冠:指读书人的身份或帽子,象征儒家文化。
  • 误身:误解自己的身份,或因身份而遭遇困扰。
  • 识字:识字学习,指读书写字。
  • 用心苦:用心学习的艰辛。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 忧患:忧愁和困扰。
  • 郁郁:形容心情沉闷、忧郁。
  • 流年度:流逝的岁月,形容时间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玉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因其忠心报国、抗元斗争而被后人铭记,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激昂,富有民族气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在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中,表达了自己对读书人身份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读书人身份的价值与困扰展开,展现了文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儒冠多误身,识字用心苦”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文人因其身份所遭遇的误解与困扰。这不仅表现在外界对他们的评价,也反映在他们自身的内心斗争上。接下来的“斯文忧患馀,郁郁流年度”则进一步揭示了文人在忧国忧民的情怀中,感受到的沉重与压抑。诗中透出一种对知识与身份的反思,表现出文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而忧伤,文天祥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又有对国家的忧虑与深思。通过对比“识字用心苦”的艰辛与“郁郁流年度”的感叹,诗人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使人深感时间的珍贵与自身努力的艰难。诗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感,使其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儒冠多误身:文人身份常常导致误解,暗示社会对读书人的偏见。
  • 识字用心苦:学习知识的过程非常艰辛,表明文人追求理想的艰难。
  • 斯文忧患馀:在文人身份下,忧虑与困扰是常态,表现出文人的责任感。
  • 郁郁流年度:感叹时光流逝,内心的沉闷与无奈,突显出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和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儒冠象征文人身份,反映出社会对文人的期待与偏见。
  • 比喻:将时间比作流动的水,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人身份的反思,表达了文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知识追求的苦恼,展现了在动荡年代中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儒冠:象征儒家文化与读书人身份。
  • 忧患:代表文人心中的忧虑与责任感。
  • 流年度: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儒冠多误身”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文人身份受误解
    • B. 学习知识的快乐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A. 文人身份受误解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识字用心____”,表达了学习的艰辛。

    答案:苦

  3. 判断题:这首诗表现了文人对社会的满足与自豪。(对/错)

    答案: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作品相比,文天祥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身份的反思与国家命运的忧虑,而陆游则更注重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两者都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七夕 浣溪沙 其一 台湾归舟晚望 浣溪沙 浣溪沙 重九 浣溪沙 浣溪沙 与淑萍姐端诚兄游重庆华岩湖畔遇雨 浣溪沙·又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乡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病字头的字 伏节死义 手字旁的字 丝结尾的成语 竦骇 平地生波 蓬荜有辉 新硎初发 糹字旁的字 朴力 附统 枯朽 蜀帝 髟字旁的字 敞胸露怀 包含俦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