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05:33
画工吮笔画常州,老子来看却自羞。若遣此图还解语,道侬调戏几君侯。
画工用嘴巴沾湿笔头来画常州,我来这里看画却感到羞愧。若是把这幅画还给我,能不能让我说出话来,问问你们调戏过多少位君侯?
此诗涉及到古代文人对于山水画的评价与自我反省,表达了画工的技艺与诗人对比后产生的自愧之情。在古代,山水画被视为高雅艺术,画工的技艺被高度赞扬,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谦逊。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杨万里担任常州知州期间,诗人由此与当地文化、艺术交流,感受到画工的精湛技艺,产生了自愧之情,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和对自身才华的反思。
这首诗以画工的技艺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敬仰与自我反思。开头“画工吮笔画常州”描绘了画工专注的创作过程,呈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画工的认真与热情对比着诗人内心的羞愧,暗示诗人在艺术上对自己的不满。接下来的“老子来看却自羞”,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自我意识,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己在艺术方面的不足。最后一句“若遣此图还解语,道侬调戏几君侯”则以轻松诙谐的语气,表达了诗人与画作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君侯交往的思考。这种轻松的语气与前面的自愧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作品的层次感与趣味性。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杨万里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探讨了艺术创作与自我认知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画工技艺的敬仰与自我反思,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与追求。诗人在自谦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交往的思考。
诗中“画工吮笔画常州”表现了什么?
“老子来看却自羞”中“自羞”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诗中提到的“君侯”主要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