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0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00:13
不忧贫,不恋富。大悟之人,开着波罗铺。内有真如无价实,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贪爱心,须除去。清净法身,直是堪凭据。忍辱波罗为妙药,服了一圆,万病都新愈。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不为贫穷而忧虑,也不因富贵而贪恋。真正领悟人生真谛的人,便是走上了开悟之路。内心所拥有的真实与珍贵,想要认识这种真实,必须照亮自己的觉悟之路。贪恋和爱欲的心态,必须要去除。清净的法身,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忍受委屈和磨难就像是妙药,服下之后,所有的病痛都能得到治疗。
韩仙姑,字不详,号无常,宋代女诗人。她的诗歌多以禅宗思想为主,强调内心的修行和对真理的追求,常常表现出一种洒脱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苏幕遮》创作于南宋时期,那时社会动荡,士人多感慨于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禅宗思想,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与对内心修行的重视。
《苏幕遮》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思考。诗的开头“不忧贫,不恋富”,直接引入了诗人对财富与贫穷的看法,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接着提到“大悟之人”,暗示了那些能够超越物质束缚、追求内心真实的人生哲学。诗中多次提到“真如”和“菩提路”,这不仅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修行的重视。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先从对物质的态度入手,逐步引导到内心的觉悟和修行,最后以“忍辱波罗为妙药”来总结,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中所表现的清净法身和忍辱精神,体现了对人生苦难的超越和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是超越物质的束缚,通过内心的修行和对真实的追求,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诗人借助佛教的智慧,提供了一种积极的人生观,鼓励人们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韩仙姑的《苏幕遮》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态?
A. 忧愁与绝望
B. 超然与洒脱
C. 贪婪与嫉妒
诗中提到“忍辱波罗为妙药”,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忍受屈辱能治愈心灵的创伤
B. 忍耐是一种无用的行为
C. 波罗铺是治疗身体的药物
诗中“清净法身”指的是什么?
A. 物质的丰富
B. 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C. 外在的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