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施》

时间: 2025-05-09 03:57:01

诗句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57:01

原文展示: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白话文翻译:

国家的兴衰有其自身的规律,吴国的人何必怨恨西施呢?如果西施能够使吴国倾覆,那么越国的灭亡又该归咎于谁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家国兴亡:指国家和家庭的兴盛与衰败。
  • :指埋怨、指责。
  • :这里指倾覆、灭亡。
  • :指灭亡、消失。

典故解析: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吴国为了美人而丢弃了国家的利益,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西施的故事源于《史记》和《大元大一统志》等古籍,成为后世美人与国家兴亡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唐代诗人,字惟良,号梦阮,晚号秋水山人,生于公元835年,卒年约为901年。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中期,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借西施的故事反思国家的兴衰,并对人们对美色的迷恋表达了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西施》这首诗,表面上看似在讲述一个古老的美人故事,实际上却蕴含了深刻的政治哲理。诗中首先提出“家国兴亡自有时”,强调国家的命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接着,诗人反问吴国人为何要怨恨西施,暗示对美色的执迷并非明智之举。最后一句“越国亡来又是谁”,则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兴亡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也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诗人在用西施的故事揭示历史真相的同时,也对当时人们对美色的极端迷恋进行了批判,表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国兴亡自有时:强调国家和家庭的命运有其规律,非个人所能左右。
  • 吴人何苦怨西施:质疑吴国人民对西施的怨恨,指出这种情绪是不理智的。
  • 西施若解倾吴国:假设西施真的有能力让吴国倾覆,这种想法是荒谬的。
  • 越国亡来又是谁:如果西施是导致吴国灭亡的原因,那么越国的灭亡又该由谁负责呢?

修辞手法: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了诗的力度,促使读者思考。
  • 对比:将吴国和越国的命运进行对比,揭示深层次的历史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西施的故事探讨了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关系,批判了人们对美色的盲目崇拜,强调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施:象征美丽与悲剧,代表人们对美色的执着。
  • 吴国与越国:象征国家的兴衰,反映社会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施》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美色的赞美
    • B. 家国兴亡的思考
    • C. 个人英雄主义
    • D. 自然景色的描绘
  2. 诗中提到的“西施”象征着什么?

    • A. 智慧
    • B. 美丽与悲剧
    • C. 力量
    • D. 财富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丽人行》
  • 李白《清平调》

诗词对比: 杜甫的《丽人行》同样涉及美人主题,但关注点在于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牵扯,而罗隐的《西施》则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哲理的探讨。两者都表现出对美与权力关系的深刻思考,但视角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西施与吴越春秋》

相关查询

送徐吉水解组造朝 题榔树 春日六绝句 过罗溪,南望抚州泉岭 徐氏太淑人挽辞二首 寄题太和宰赵嘉言勤民二图·题通济渡船图 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 宿潭石步 秋夜极热三首 次昌英主簿叔晴鹿望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包含棚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条闻 面从腹非 瓦字旁的字 悦结尾的成语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和和睦睦 包含局的成语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谋谟帷幄 宗类 丨字旁的字 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长毛绒 读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