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9:5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9:53:46
浩荡秋风使节归,南山重与北山违。自来人物瞻乌帽,更共宾僚款绿衣。秦地关河才咫尺,汉都风景尚依稀。壶浆迎处多遗老,绝叹登坛往事非。
浩荡的秋风使得使者归来,南山与北山的景色各不相同。从古至今的人们都仰望着乌帽(指官员的帽子),而如今又与宾客们一同穿着绿衣(象征友好)。秦地的关河离我们如此之近,汉朝都城的风景依然模糊可见。在迎接我们的地方,许多老者已是沧桑,他们感叹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李儒用,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常体现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登中梁山》写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与历史更替的时期,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登中梁山》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秋风送来使者归来的壮丽景象,南北山的对比不仅体现了地理差异,更暗示了文化与时代的变迁。诗人以“乌帽”与“绿衣”来象征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前者代表着过去的辉煌,而后者则象征着当下的平淡。通过“秦地关河才咫尺,汉都风景尚依稀”的描写,诗人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距离感,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
最后,诗歌以“壶浆迎处多遗老,绝叹登坛往事非”收尾,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老者的敬仰,既有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传统的敬仰,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诗中“乌帽”象征什么?
“南山重与北山违”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壶浆”主要指什么?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两首诗都以自然景象作为引子,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但李儒用的作品更强调人与历史的关系,而杜甫则更注重个人的遭遇与情感。
这份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登中梁山》的各个层面,感受诗人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