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2:2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2:26:54
大梁少年似飞仙,
手刃蛟龙出深渊。
腰垂明月真珠佩,
轻贻歌妓缀花钿。
高呼不饮田鼢酒,
褰裳羞受邓通钱。
怪底祢衡怀片刺,
纷纷鼠辈相周旋。
千金结客无名姓,
挥手但指珊瑚鞭。
大梁的少年像飞仙一样,
手刃蛟龙从深渊中出来。
腰间挂着明月和珍珠的佩饰,
轻赠歌妓以花钿装饰。
他高呼不喝田鼢的酒,
撩起衣裳羞于接受邓通的钱。
奇怪的是祢衡为何怀有片刺,
四周却是纷纷的鼠辈环绕。
花费千金结交客人却无名无姓,
挥手间只指着那珊瑚的鞭子。
何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多以豪放和清新著称,常以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表达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大梁青年气概,表现出对于豪情壮志的追求和对庸俗名利的蔑视。
《大梁少年行》通过对大梁少年形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他被比作飞仙,意在强调其豪迈与潇洒。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蛟龙”、“明月真珠佩”等,构建出一个充满幻想与激情的世界。通过对比,诗人抒发了对世俗生活的拒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尤其是“不饮田鼢酒”、“羞受邓通钱”的表达,既是一种对物质追求的否定,也体现出诗人高洁的情操。诗的最后几句则展现了对友情的渴望,却又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到无奈,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豪情。
全诗通过描绘大梁少年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传达出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精神,反映出对庸俗名利的蔑视和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诗中“大梁少年”是比作什么?
诗人对“田鼢酒”的态度是?
“褰裳羞受邓通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