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6:0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6:08:59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凝残月一作孤灯灭。
这首词的开头几声黄鹂鸟的鸣叫,提醒我春天已经结束。惜春之情更让人忍不住去折下残留的花瓣。春雨细细,风势却急,梅子正青的时节。永丰的柳树下,整日无人,花瓣在空中飞舞如雪。不要再拨动那根小弦,怨恨的情感通过琴音诉说。天虽不老,情却难以割舍。我的心如同双丝网,里面纠缠着千千结。夜已过去,东方的窗前依然没有亮,残月凝固在那里,仿佛一盏孤灯熄灭。
张先,字仲明,号秋水,宋代词人,生于北宋末年,卒于南宋初年。他以婉约词风著称,风格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
《千秋岁·数声鶗鴂》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际。张先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执着。
《千秋岁·数声鶗鴂》是一首充满春愁的词作,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执着。开头几声黄鹂的鸣叫声,便唤起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惜别之情。接着,诗人通过“惜春更把残红折”的动作,表现出对残花的怜惜,隐喻着对逝去美好的无法挽留。
词中“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展示了春雨细腻但风势强劲的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春天的矛盾美。在“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中,诗人借助柳树与飞舞的花瓣,表达了孤独的感受,仿佛在暗示着失去与等待。
最后的几句,“天不老,情难绝”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尽管时光流逝,情感依然难以割舍。整首词在婉约的情感中,透出一种凄美的力量,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春天的惋惜、对爱情的执着与复杂情感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生命与爱情的深刻思考。
“数声鶗鴂”中的“鶗鴂”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黄鹂
C) 知更鸟
D) 雀
“惜春更把残红折”中的“残红”指的是:
A) 还未盛开的花
B) 已凋谢的花瓣
C) 盛开的花朵
D) 即将枯萎的花
诗中提到的“天不老,情难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感慨
B) 对爱情的怀疑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自然的赞美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但张先的词更注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展现。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数声杜鹃的鸣啼,又报告烂漫春光将要凋谢。惜春人更想将那残花折。怎奈何雨虽轻柔风却猛烈,正赶上这梅子发青的暮春时节。看那永丰坊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撒飞絮如飘雪。 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我深深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天如有情不会老,真情永不会灭绝。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