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4:54
原文展示:
迢嶢山上寺,近在古城中。
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山顶上有座寺庙,距离古城很近。
我苦恨那遥远的河流,常常使我的目光无法远望。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有“古城”和“河流”这样的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涧田,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苏辙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三人合称“苏门三学士”。他以诗文见长,风格清新,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在山中寺院的游历中,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眼前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苏辙的《留题石经院三首》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高山寺庙的静谧与古城的历史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世界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向往。诗的开头,"迢嶢山上寺"让人感受到一种高远、超脱的意境,寺庙的存在仿佛是与世隔绝的净土,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近在古城中"则让这种宁静与繁华的古城形成鲜明对比,显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的渴望。
下联“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远方理想的追求。河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苦恨"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他渴望能够看到更远的未来,却又无奈于眼前的局限,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致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思索,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追求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迢嶢”是什么意思? A. 清澈 B. 遥远 C. 繁华
诗人对“河流”的态度是?
A. 喜欢 B. 无奈 C. 忽视
诗中的“古城”象征什么?
A. 未来 B. 过去 C. 现实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辙与王维的诗歌都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感受。苏辙的诗更注重对人生的思考,而王维则倾向于表现自然的宁静之美。两者风格各有千秋,却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