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4:2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4:27:00
原文展示:
于铄姬后,缔兹合宫。爰宅神明,穆穆王风。降及后王,以奉土木。彼营于朝,形侈实黩。今我涖瞻,犹拜文武。念兹草木,且附圣土。有赫我后,三登五咸。臣愿师周,唯后用鉴。
白话文翻译:
啊,辉煌的姬后,建造了这庄严的宫殿。这里居住着神明,散发着庄严的王者之风。后来的君王,为了供奉土木而劳民伤财。他们在朝廷中大兴土木,形式上奢华,实际上却玷污了清廉。如今我来到这里瞻仰,依然向文武之神致敬。想到这里的草木,都依附于神圣的土地。我的君王显赫无比,三次登基,五次成功。我愿效法周朝的贤臣,只希望君王能以此为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书法亦有很高成就。此诗是他在阅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后,对明堂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此诗是祝允明在阅读余侍御的游泰山记咏后,对明堂的感慨之作。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祭祀、朝会、教学等大典的场所,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尊严。祝允明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古代贤德皇后的敬仰,以及对后世君王劳民伤财、玷污清廉的批评,同时表达了对君王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明堂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皇室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世君王劳民伤财、玷污清廉的批评。诗中“于铄姬后,缔兹合宫”描绘了古代贤德皇后的辉煌与庄严,而“降及后王,以奉土木”则批评了后世君王的奢侈与腐败。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王的期望,希望君王能以此为鉴,效法周朝的贤臣,保持国家的清廉与尊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明堂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皇室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世君王劳民伤财、玷污清廉的批评。诗中通过对古代贤德皇后的敬仰,以及对后世君王的批评,表达了对君王的期望,希望君王能以此为鉴,效法周朝的贤臣,保持国家的清廉与尊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于铄姬后”中的“于铄”是什么意思? A. 辉煌 B. 庄严 C. 神圣 D. 清廉
诗中“降及后王,以奉土木”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后世君王的贤德 B. 后世君王的奢侈与腐败 C. 后世君王的清廉 D. 后世君王的权威
诗中“臣愿师周,唯后用鉴”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希望君王效法周朝的贤臣 B. 希望君王保持清廉 C. 希望君王保持权威 D. 希望君王保持神圣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