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戚郎中》

时间: 2025-04-29 09:51:20

诗句

一心清淡本如秋,何必锱铢较两州。

身向宦名虽黾勉,性于人事岂雕锼。

但思簿领忙时俗,便觉溪山静处优。

荔子满盘宁易得,与谁频宴岭边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51:20

原文展示:

送戚郎中 曾巩 〔宋代〕

一心清淡本如秋,何必锱铢较两州。 身向宦名虽黾勉,性于人事岂雕锼。 但思簿领忙时俗,便觉溪山静处优。 荔子满盘宁易得,与谁频宴岭边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心中清静淡泊,本性如同秋天一般纯净,何必在小事上计较两个州的事务。虽然为了官职名声而努力,但本性在人事上并不矫揉造作。只是思考文书忙碌的世俗事务时,便觉得溪山静谧之处更为优越。满盘的荔枝难得,与谁频繁在岭边的楼上宴饮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锱铢:极小的重量单位,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 黾勉:努力,勤奋。
  • 雕锼:雕琢,修饰。
  • 簿领:文书,公文。
  • 荔子:荔枝。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涉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等并称“宋代八大家”。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送别戚郎中时所作,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忙碌与自然静谧,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首联以“清淡如秋”形容自己的心境,暗示了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颔联和颈联通过“黾勉”与“岂雕锼”、“忙时俗”与“静处优”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尾联以荔枝和宴饮为载体,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诗人以“清淡如秋”自喻,表明自己心境纯净,不屑于琐碎的计较。
  • 颔联:虽然为了官职而努力,但本性并不矫揉造作,保持自然。
  • 颈联:在忙碌的公务中,更觉自然山水的美好。
  • 尾联:以荔枝和宴饮为载体,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官场与自然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比喻:以“清淡如秋”比喻心境的纯净。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体现了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生活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淡如秋:形容心境的纯净和淡泊。
  • 溪山静处:象征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 荔子满盘:象征美好的时光和珍贵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锱铢”一词的含义是? A. 极小的重量单位 B. 极大的数量 C. 珍贵的物品 D. 普通的物品

  2. 诗中“黾勉”一词的含义是? A. 懒惰 B. 努力 C. 放弃 D. 犹豫

  3. 诗中“雕锼”一词的含义是? A. 雕琢 B. 破坏 C. 保持 D. 忽视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泊。

诗词对比:

  • 曾巩的《送戚郎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但曾巩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曾巩的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凄凉犯 闻笛 凄凉犯 旧扇 凄凉犯 渐西村人富春卧游图,为袁仲默、叔撝兄弟作,用白石韵 凄凉犯 戊辰端午 凄凉犯 再题梦轩师江上闻筝图 凄凉犯 秋帐 凄凉犯 寒更 凄凉犯 谪居山阳效久山 凄凉犯 琴雪斋联句 凄凉犯 重阳后一日,西风毷氉,感旧拈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作浪语 首字旁的字 铁石心肝 祗候人 视结尾的成语 八门五花 眼拙 贝字旁的字 介甲 噩噩浑浑 四点底的字 夹袋人物 黍字旁的字 包含泽的成语 潢池盗弄 胸怀 彑字旁的字 包含骜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