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1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14:23
赠殷亮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日日河边见水流,
伤春未已复悲秋。
山中旧宅无人住,
来往风尘共白头。
这首诗的意思是:每天都在河边看到水流,感到春天的伤感还没有消散,又要面对秋天的悲凉。山中我曾居住的老宅子如今无人光顾,只有风尘的来往伴我共度白头之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伤春”和“悲秋”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四季轮回的深刻感受。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秋天则常常被视为凋零与失落的象征。诗人通过河水、旧宅等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人生孤独的感慨。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杜甫生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与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的某个春秋时节,诗人或因自身的生活境遇,或因对自然时节变化的感慨而作。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赠殷亮》是一首充满个体情感的抒情诗,诗人戴叔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在“日日河边见水流”一句中,水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每日目睹水流的变化,却也感受到春天的伤感未曾消散,秋天的悲伤又接踵而至。这种对春秋交替的感受,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深切体会。
接着,诗人提到“山中旧宅无人住”,表达了对曾经居住地的怀念与孤独感。旧宅的无人居住,突显了时间的无情和个人的孤独。而“来往风尘共白头”则是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风尘代表了世俗的繁忙与纷扰,伴随自己走到白头的只有这种无情的尘世。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情感真挚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时间与孤独,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往的怀念,情感深邃而真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日日河边见水流”表达了什么情感?
“山中旧宅无人住”意指:
诗中“来往风尘共白头”表达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戴叔伦的《赠殷亮》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比较,前者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个人孤独,后者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友谊的渴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