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12
举袂掩离弦,枉君愁思篇。
忽惊池上鹭,下咽陇头泉。
对牖墙阴满,临扉日影圆。
赖闻黄太守,章句此中传。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诗人举起衣袖掩面,无法抑制内心的愁苦。突然间,池塘上的白鹭飞起,仿佛冲击了他内心的平静,接着又听到远处泉水流淌的声音。诗人在窗前凝视,墙上的阴影渐渐长满,窗外的阳光则显得格外圆满。最后,诗人感激黄太守的教诲,让他在这种情境中能领悟到许多道理。
戴叔伦(约公元740年-约公元799年),唐代诗人,字景纯,号隐居,后世称其为“戴隐居”。他性情温和,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离别、送友之作。
这首诗作于诗人与刘九郎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感伤。黄太守是诗人的老师,其教诲对诗人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与思念。诗的开头两句,以“举袂掩离弦”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流露出的悲伤情绪,生动且真切。接下来的“忽惊池上鹭”,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反映内心的波动,鹭鸟的惊飞象征着诗人愁绪的突然涌现。
“下咽陇头泉”更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连结,泉水的清澈与流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令人在感慨中更显珍惜。接下来的“对牖墙阴满”与“临扉日影圆”,则通过对光影变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别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一句“赖闻黄太守,章句此中传”,不仅表达了对友人黄太守的感激之情,更强调了师友间的传承与影响,寓意深远。整首诗在情感深邃的同时,融入自然景象的描写,形成了一种和谐美妙的艺术效果。
整首诗围绕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师友之间的传承与感激。
诗中提到的“黄太守”指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老师
C. 诗中的虚构人物
“举袂掩离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平静
诗中“忽惊池上鹭”中的“鹭”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自然
C. 高雅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各自风格的独特之处,反映了不同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