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对月答袁明府》

时间: 2025-04-27 18:21:21

诗句

山下孤城月上迟,相留一醉本无期。

明年此夕游何处,纵有清光知对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1:21

诗词名称: 对月答袁明府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下孤城月上迟,相留一醉本无期。明年此夕游何处,纵有清光知对谁。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下的孤城,月亮慢慢升起,我们相聚在此,饮酒作乐本无期限。明年这天晚上,我将游览何处?即使月光依旧明亮,又能对着谁呢?


注释:

  • 孤城: 指的是寂静的城池,象征孤独和静谧。
  • 月上迟: 月亮升起得很晚,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宁静。
  • 一醉本无期: 喝酒的时间没有固定的期限,表达了对当下快乐的珍惜。
  • 清光: 指月光,象征着明亮和清澈。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月”和“醉”的意象,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70年-840年),字惟明,号元白,唐代诗人,曾任官职,诗风清新雅致,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月夜,作者与友人相聚,借酒抒怀,表达对友情的珍惜及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对月答袁明府》是一首表达友情与人生感悟的诗。诗人在孤城之下,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第一句“山下孤城月上迟”描绘了夜色渐深,孤独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相留一醉本无期”一方面表达了对当下欢聚时光的珍惜,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两句“明年此夕游何处,纵有清光知对谁”,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思索。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月亮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象征着友谊的光辉和人生的无常。诗人在享受当下的同时,也对未来的相聚感到无奈,体现了唐诗中常见的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下孤城月上迟: 描述环境,孤城和月亮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2. 相留一醉本无期: 强调朋友间的聚会与饮酒是无期限的,表达对友情的珍惜。
  3. 明年此夕游何处: 提出问题,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令人深思。
  4. 纵有清光知对谁: 即使明亮的月光照耀,心中却缺乏目标,凸显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 “月”象征着时间与友谊,传达出人际关系的脆弱。
  • 对仗: 诗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谊与人生的无常展开,强调珍惜当下的友情,并对未来的不可知感到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 象征孤独、寂寞的环境。
  • 月亮: 代表光明与美好,同时也暗示时间的流逝。
  • 饮酒: 表达欢愉与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山下孤城”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热闹的景象
    • B. 孤独的心情
    • C. 自然的美丽
    • 答案: B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明年此夕游何处”表现了对____的思考。

    • 答案: 未来
  3. 判断题: 诗中“纵有清光知对谁”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 答案: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戴叔伦的诗中均有对月亮的描写,但李白的诗更多体现了豪情与个性,戴叔伦则更显内心的细腻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浪淘沙·其九 咏庭梅寄人(一作庭梅咏寄人) 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夜燕福建卢侍郎宅因送之镇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 咏古二首有所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字旁的字 岩漠 森严壁垒 代言 飞行员 莫逆交 刺上化下 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是亦因彼 盐豉汤 乙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故券 入字旁的字 从恶若崩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