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3:08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凉风吹拂着夜雨,寒冷的树林在萧瑟中摇动。
正好有高堂上的宴会,能让我忘却迟暮的忧愁吗?
在军营中适合舞剑,边塞上响起沉重的号角声。
若不做边城的将领,谁能体会这份深厚的恩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说,唐朝诗人,生于公元661年,卒于公元730年。张说曾任宰相,以其才华和政治手腕著称。他的诗歌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幽州夜饮》写于张说在边塞的经历,表达了在战乱时期,士兵们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宴饮与军中生活的对比,展示了士兵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幽州夜饮》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展现了诗人在边疆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描绘了凉风夜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正如边疆士兵的心境。在这萧瑟的环境中,正有高堂宴会,能否让人忘却内心的忧愁?诗人通过宴会的描写,反衬出边境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军中的生活,提到“宜剑舞”和“重笳音”,这不仅描绘了军营的热烈场景,也暗示了士兵们在战斗中所需的勇气和力量。而最后一句“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则表达了对边疆将领的敬意,强调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以及在战争中所承受的压力和孤独。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层次分明,情感的抒发细腻,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艰苦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张说深厚的诗歌功力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逐句解析: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诗人自问,面对美好的宴会,是否能忘却内心的忧愁。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描绘军中气氛的热烈与紧张,表达士兵的生活状态。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反映出对边疆将领的敬意,强调其面临的挑战和深厚的情感联系。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士兵在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边疆将领的敬意与深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堂宴”象征什么?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中的“恩遇”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幽州夜饮》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侧重于士兵的孤独与思乡,后者则表达了对壮丽河山的赞美。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展示了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