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1:17
东都酺宴四首 其三
作者: 张说 〔唐代〕
晓月调金阙,朝暾对玉盘。
争驰群鸟散,斗伎百花团。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
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
清晨的月光照耀着金色的宫阙,朝阳映照着璀璨的玉盘。
鸟儿争相飞散,欢快的乐师们围绕着百花齐舞。
能遇到圣明的君主实在是幸运,承受他的恩惠万物自然欢乐。
洛桥上即将点燃蜡烛,醉态翩翩的舞者轻拂着归鞍。
作者介绍:
张说(约 667—730),字季友,唐代诗人,以五言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东都酺宴》是张说为庆祝洛阳的宴会而作,表现了当时繁华的洛阳盛况和人们的欢愉情绪,展现了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文化氛围。
《东都酺宴四首 其三》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展现了唐代洛阳的繁华与欢乐。诗的开头用“晓月”和“朝暾”描绘了一个清新美丽的早晨,暗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接着“争驰群鸟散,斗伎百花团”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鸟儿飞舞,乐师们表演,生动地再现了宴会的热烈气氛。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感激之情,认为能遇到这样的君主是多么幸运,而在他的恩惠下,万物都自然欢愉,体现了对国家和谐的寄托。最后的“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将宴会的高潮推向顶点,烛光即将点燃,舞者在醉意中轻拂马鞍,营造出一种欢乐而又梦幻的氛围,令人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是一首充满生机和朝气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圣明君主的感激,展现了唐代繁荣的社会风貌,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和谐与个人幸福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圣明君主的感激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B
“晓月调金阙”中的“金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皇宫
C. 一座山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洛桥”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繁荣的宴会
C. 悲伤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