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49
罢归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亲老难为住,恩深许放归。
北行湘水阔,南望瘴烟微。
兵卫收门戟,征尘上客衣。
遥知六七月,喜气满庭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诗人感到年迈的父母难以独自生活,因此深感不忍,但内心的恩情又促使他选择返回故乡。北边是宽阔的湘水,南边遥望着轻微的瘴气,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军队已收起武器,征战的尘埃落在了外来的客衣上,诗人意识到自己即将回归。最后,诗人预感到六七月的时节,家中将充满喜气,这种对团聚的期待让他感到欣慰。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惟恭,号云篱,南宋时期的词人,曾任职于地方,后因政治风波被迫辞职。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对故乡和亲情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战乱时期,诗人经历了动荡的生活,常常离开故乡,归乡的渴望愈发强烈。诗中流露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安定生活的期盼。
《罢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归乡的向往和对亲人的关心。开头两句“亲老难为住,恩深许放归”直接揭示了诗人面临的两难境地,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不能忘记对家庭的责任。接下来的描写“北行湘水阔,南望瘴烟微”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湘水的辽阔与瘴烟的轻微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情感与现实环境的对立。随着“兵卫收门戟,征尘上客衣”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感慨,以及外出经历的沉重负担。而最后一句“遥知六七月,喜气满庭闱”则是对未来团聚的美好憧憬,给整首诗带来了温暖的情感色彩。整首诗在叙述中流露出深厚的亲情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归乡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展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水”指的是哪个方向?
“兵卫收门戟”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亲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