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经三泉路作》

时间: 2025-05-11 21:17:10

诗句

三月松作花,春行日渐赊。

竹障山鸟路,藤蔓野人家。

透石飞梁下,寻云绝磴斜。

此中谁与乐,挥涕语年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1:17:10

原文展示:

三月松作花,春行日渐赊。
竹障山鸟路,藤蔓野人家。
透石飞梁下,寻云绝磴斜。
此中谁与乐,挥涕语年华。

白话文翻译:

在三月,松树开花,春天的步伐渐渐缓慢。
竹林遮挡了通往山中鸟儿栖息的道路,
藤蔓缠绕着人家的小路。
透过石缝,飞架的梁下,
我在斜斜的山坡上寻云。
在这其中,谁能与我一同欢乐?
我只能流泪,诉说着逝去的年华。

注释:

字词注释

  • :缓慢、拖延。
  • :遮挡。
  • 绝磴:陡峭的台阶。
  • 挥涕:流泪。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寻云”一词常用于描绘人的追寻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字子文,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9年,卒于835年。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常用写实的手法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忧虑,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索。

诗歌鉴赏:

《经三泉路作》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松作花”呈现出春的生机,给人以希望,而“春行日渐赊”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令诗人不得不对人生进行反思。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对人生的哲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透石飞梁下,寻云绝磴斜”描绘出诗人在山中寻云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然而,最后的“此中谁与乐,挥涕语年华”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孤独与失落,感叹时光的无情。诗人用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出深层的情感,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短暂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月松作花:描绘了春天的来临,松树开始开花,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2. 春行日渐赊:春天的脚步似乎在放慢,时间在流逝,让人感受到无奈。
  3. 竹障山鸟路:竹林遮挡了通往鸟儿栖息的路,暗示了自然的遮蔽与人对自然的向往。
  4. 藤蔓野人家:藤蔓缠绕着人家的小路,表现出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融。
  5. 透石飞梁下:在石缝下,飞架的梁,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奇妙与生活的脆弱。
  6. 寻云绝磴斜:诗人沿着陡峭的台阶寻求云彩,象征对理想的追求。
  7. 此中谁与乐:感叹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谁能与我分享快乐。
  8. 挥涕语年华:流泪诉说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人生的感受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让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增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赞美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的思索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花:象征生命的绽放与希望。
  • 竹障:代表障碍与隔离。
  • 藤蔓:象征生命的联结与交融。
  • :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颋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春行日渐赊”中的“赊”字是什么意思?

    • A. 快速
    • B. 缓慢
    • C. 轻松
    • D. 繁忙
  3. 诗中表现诗人孤独心情的句子是?

    • A. 三月松作花
    • B. 此中谁与乐
    • C. 竹障山鸟路
    • D. 寻云绝磴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美与人生哲学。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苏颋与王维的作品都充满了自然的描绘,但苏颋更侧重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对比研究。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选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李夫人 哭翁诚之 哭翁诚之 哭潘德久 哭居尘禅师 哭鲍清卿 哭鲍清卿 筠州赠邓汉卿 筠州送赵判院归九江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雾光 遵而不失 别鹤孤鸾 瓦影之鱼 璧结尾的成语 艮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同心协济 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迭次 下笔成章 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音字旁的字 无病呻吟 秉公任直 入字旁的字 稽疑送难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