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9: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9:10:11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诗应制
作者: 苏颋
汉东不执象,河朔方斗龙。
夏灭渐宁乱,唐兴终奋庸。
皇威正赫赫,兵气何匈匈。
用武三川震,归淳六代醲。
成皋睹王业,天下致人雍。
即此巡于岱,曾孙受命封。
东汉已经不再掌握象征的权利,河朔地区正在斗争如龙一般。
夏朝的灭亡渐渐平息了动乱,唐朝的兴起终于激励了庸碌无能的人。
皇帝的威严正如日中天,军队的气势何其雄壮。
用武力震撼三川大地,回归了淳朴的六代王朝的醇厚。
在成皋看到王业的盛况,天下归附,人民安宁。
即使此时巡游在岱山,我的曾孙也受命被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颋,唐代诗人,字子懋,号东溪,生于盛唐时期。其作品多描写政治、历史,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抒情与描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统一与政治稳定的时期,诗人感慨历史兴衰,寄托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以历史的视角,深刻地反映了唐朝建立后的辉煌景象以及对先圣之业的追溯与感慨。首联“汉东不执象,河朔方斗龙”开篇便描绘了历史的动荡,体现了对东汉末年政权失控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了河朔地区的激烈斗争。接下来的“夏灭渐宁乱,唐兴终奋庸”承接前文,表现了夏朝的灭亡带来的安宁,以及唐朝的兴起激励了庸碌无能的人们,展现出一种对历史变迁的哲思。
中间两联“皇威正赫赫,兵气何匈匈”进一步加强了当时唐王朝的威势与军队的气势。尤其“用武三川震,归淳六代醲”,将唐朝的强盛与历史的回归串联在一起,表达了对国家力量的自豪感。
最后两句“成皋睹王业,天下致人雍”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成皋作为历史见证,象征着王业的延续与安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盼与祝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唐朝兴起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盼、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朔”指的是哪个地区?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北方地区
D. 南方地区
“皇威正赫赫”中的“赫赫”意指什么?
A. 微弱
B. 显赫
C. 平常
D. 隐秘
成皋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动乱
B. 和平
C. 历史的见证
D. 战争的开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为对《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诗应制》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