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灵岩毕尚书诗集 其一》

时间: 2025-04-26 13:12:54

诗句

三策天人论最精,半生旌节著功名。

谁从治水筹边日,犹有扬风扢雅情。

绣阁群花司笔砚,龙门四海走豪英。

汾阳未免豪华累,难得虚怀下士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2:54

原文展示:

三策天人论最精,
半生旌节著功名。
谁从治水筹边日,
犹有扬风扢雅情。
绣阁群花司笔砚,
龙门四海走豪英。
汾阳未免豪华累,
难得虚怀下士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探讨了治国理政的智慧和个人成就。前三句表达了对治理国家和个人功名的思考;后四句则描绘了文人雅士的情趣和对待人才的态度。整体而言,诗中既有对历史的思考,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强调了谦虚和诚恳的品德。

注释:

  • 三策:指的是治理的三种策略或方法。
  • 天人论: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讨论天与人之间的关系。
  • 旌节:指的是勋章和旗帜,象征荣耀和功名。
  • 治水:指治理水患,历史上重要的治理工作。
  • 扬风扢雅情:形容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趣,扬风是指一种气势,扢有引申的意味。
  • 绣阁:华丽的书房,象征文人的生活环境。
  • 龙门:指的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意指成功的途径。
  • 汾阳:地名,这里用来象征奢华。
  • 虚怀下士:指的是谦虚地对待士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学璜,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精湛的诗才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政治和文化的独立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治国理政的思考,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人才的重视。

诗歌鉴赏:

李学璜的《题灵岩毕尚书诗集 其一》是一首具有深厚哲理和社会批判的古诗。诗的开头提及“三策天人论”,表明诗人对治理国家之道的思考,尤其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何将个人的成就与国家的兴亡相结合,是他所追求的智慧。而“半生旌节著功名”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人生轨迹的自省,功名虽然荣耀,却也伴随着无法回避的责任和压力。

接下来的“谁从治水筹边日”引入了历史上的治水故事,象征治理国家的艰辛。而“犹有扬风扢雅情”则表现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调在功名之外,内心的高雅情怀更是难能可贵。

后四句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的理想环境:文人雅士在“绣阁”中挥洒才情,四海游走的豪杰志士,展现出一种文化的繁荣与交流。然而,“汾阳未免豪华累,难得虚怀下士诚”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奢华的表象掩盖了内心的空虚,真正的谦虚和诚实的品德才是难能可贵的。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音韵的美感,内容上则深刻而富有层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政治和个人修养的全面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策天人论最精:指治理国家的三种策略,表明深刻的思考。
  2. 半生旌节著功名:反映个人的荣誉与成就,也暗含对功名的沉重。
  3. 谁从治水筹边日:历史上治理水患的重要性,强调治理的艰难与责任。
  4. 犹有扬风扢雅情:文人雅士的高雅气质,表现出超越功名的内心追求。
  5. 绣阁群花司笔砚:描绘文人生活的华丽环境。
  6. 龙门四海走豪英:象征成功的道路,豪杰在此交流。
  7. 汾阳未免豪华累:奢华的生活反而使人感到累赘。
  8. 难得虚怀下士诚:强调真正的谦虚与真诚难以得到。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如“龙门”象征成功与机会。
  • 反讽:对奢华的批判,反映出诗人深邃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治理、个人名誉、文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同时也强调了谦虚与诚实的重要性,展现了一个理想社会的图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策:治理的智慧与策略。
  • 旌节:个人的成就与荣耀。
  • 治水:治理国家的艰辛。
  • 绣阁:文人生活的雅致。
  • 龙门:成功的象征。
  • 汾阳:奢华的代名词。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的深刻思考,也传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策”主要指什么?

    • A. 治理策略
    • B. 户外活动
    • C. 个人理想
    • D. 书法技巧
  2. “汾阳未免豪华累”中的“豪华”指的是什么?

    • A. 生活的奢侈
    • B. 个人的诗才
    • C. 自然的景色
    • D. 社会的安定
  3. 诗中强调“虚怀下士诚”是想表达什么?

    • A. 对士人的重视
    • B. 对奢华生活的追求
    • C. 对个人名誉的关注
    • D. 对谦虚与诚实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李学璜的诗更侧重于个体的内心思考与社会责任,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遭遇。两者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现了深刻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彩舞萱衣喜气新 鹧鸪天 鹧鸪天 其十九 鹧鸪天 鹧鸪天二首 其二 鹧鸪天 鹧鸪天 九日和忼烈 鹧鸪天 题平原店壁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肀字旁的字 母盘 缚结尾的成语 巾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包含寸的成语 肉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飞钱 招贤下士 书生气 宦味 曲水流觞 忠孝双全 泉水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一推六二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