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56:13
送李参政还吴
武略雄才出陇西,
牙旗玉帐驻梁溪。
已知马援能匡汉,
孰谓樊侯久失齐。
百物意荣春雨足,
三台影落晓天低。
澹烟芳草沙堤软,
一路东风万马嘶。
送别李参政回到吴地,
他拥有雄才大略,自陇西而来。
他在梁溪驻扎,旗帜高扬,帐幕华美。
我已知道像马援那样的人能帮助汉朝,
谁说樊侯已经很久失去齐国的荣耀呢?
万物欣欣向荣,春雨滋润丰足,
三台的影子落在清晨的低空中。
淡淡的烟雾和芳草,沙堤显得柔软,
一路上东风吹拂,万马奔腾嘶鸣。
丁信,明代诗人,以诗歌见长,风格多样,常关注国家大事和个人情感,诗作中常有豪情壮志,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诗创作于李参政即将返回吴地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其前途的祝福与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士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送李参政还吴》是一首充满豪情的送别诗,整体展现了诗人对李参政的赞赏与祝福。开篇两句直接点出李参政的卓越才能,展现他在军事上的成就,随即用历史典故来衬托其深厚的能力。诗中运用马援和樊侯的对比,强调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命运,体现出诗人在送别时的深思与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生机盎然,暗示李参政的未来将如春雨般滋润,充满希望。最后以“万马嘶”收尾,生动地呈现出送别场景的壮阔与热闹,令人感受到一种激昂的情绪。整首诗在风格上既有豪放的气质,又不失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表达了对李参政的深切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马援”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万马嘶”表现了什么情感?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丁信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了历史与个人的关系,而王勃则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都包含了送别的主题,但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