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主人司空后亭牡丹》

时间: 2025-04-28 07:21:47

诗句

佳卉挺芳辰,夭容乃绝伦。

望开从隔岁,愁过即无春。

体物真英气,馀花似庶人。

蜂攒知眷恋,鸟语亦殷勤。

况在豪华地,宁同里巷尘。

酷怜应丧德,多赏奈怡神。

忌秽栽时土,尝甜折处津。

绕行那识倦,围坐岂辞频。

入梦殊巫峡,临池胜洛滨。

乐喧丝杂竹,露渍卯连寅。

饮兴尤思满,吟情自合新。

怕风惟怯夜,忧雨不经旬。

栏槛为良援,亭台是四邻。

虽非能伐性,争免碍还淳。

斗艳何惭蜀,矜繁未让秦。

私心期一日,许近看逡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21:47

原文展示

佳卉挺芳辰,夭容乃绝伦。
望开从隔岁,愁过即无春。
体物真英气,馀花似庶人。
蜂攒知眷恋,鸟语亦殷勤。
况在豪华地,宁同里巷尘。
酷怜应丧德,多赏奈怡神。
忌秽栽时土,尝甜折处津。
绕行那识倦,围坐岂辞频。
入梦殊巫峡,临池胜洛滨。
乐喧丝杂竹,露渍卯连寅。
饮兴尤思满,吟情自合新。
怕风惟怯夜,忧雨不经旬。
栏槛为良援,亭台是四邻。
虽非能伐性,争免碍还淳。
斗艳何惭蜀,矜繁未让秦。
私心期一日,许近看逡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牡丹花的美丽与孤独,诗人感慨牡丹盛开的时节如同一位绝世的美人,期待着它再次绽放,但又因时光流逝而感到忧伤。诗中表现了花的英气和世俗的花草的对比,描绘了蜜蜂和鸟儿对花的眷恋,强调了花朵的珍贵。尽管它在豪华之地,依然不免沦落为尘世一部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花的怜惜交织在一起,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最后,诗人希望能有一天能近距离观赏牡丹,细细品味。

注释

  • 佳卉:美丽的花卉。
  • 夭容:指花的美丽形态。
  • 英气:花的非凡气质。
  • 庶人:平常的花草,指那些普通的花。
  • 蜂攒:蜜蜂聚集,表示对花的喜爱。
  • 妙音:鸟儿的歌声。
  • 豪华地:繁华的地方。
  • 洛滨:指洛河的滨岸,古代名胜。
  • 四邻:周围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鲂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诗风清新,常以花草为题材,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诗人通过牡丹这一富贵花卉,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主人司空后亭牡丹》是一首寓意深远的诗,诗人以牡丹为主线,描绘了其中的美丽与孤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花的美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随后的几句则转向对时光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春天匆匆而逝的惋惜。诗人在描写花的过程中,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况在豪华地,宁同里巷尘”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即便在富丽堂皇的环境中,花与人仍然难逃尘世的纷扰,表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

此外,诗中通过蜜蜂与鸟儿的视角,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和情感,使得整个诗篇充满生机。最后几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充分展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卉挺芳辰:美丽的花在春天盛开,展现出其生机。
  • 夭容乃绝伦:花的容貌如同绝世美人,独一无二。
  • 望开从隔岁:期盼花再次绽放,然而每年匆匆而过。
  • 愁过即无春:愁苦之中,春天一去不复返。
  • 体物真英气:花的气质真实而高贵。
  • 馀花似庶人:其他的花草则显得平凡。
  • 蜂攒知眷恋:蜜蜂聚集,表现了对花的喜爱。
  • 鸟语亦殷勤:鸟儿的歌声也显得亲切。
  • 况在豪华地:即使在繁华的地方。
  • 宁同里巷尘:也不免沦落为尘世一部分。
  • 酷怜应丧德:对美的怜惜,似乎失去了德行。
  • 多赏奈怡神:人们欣赏之余,感到精神愉悦。
  • 忌秽栽时土:担忧不洁的土壤影响生长。
  • 尝甜折处津:体验到甜美的同时,也要小心。
  • 绕行那识倦:四处游玩,却不知疲倦。
  • 围坐岂辞频:围坐在一起,乐在其中。
  • 入梦殊巫峡:如同梦游于巫峡。
  • 临池胜洛滨:在池边比洛水边更美。
  • 乐喧丝杂竹:乐声与竹声交织在一起。
  • 露渍卯连寅:露水滋润,时光流转。
  • 饮兴尤思满:饮酒兴致浓厚,思绪满怀。
  • 吟情自合新:吟咏之情,自然流露出新意。
  • 怕风惟怯夜:唯恐夜晚的寒风。
  • 忧雨不经旬:对雨水的忧虑,难以忍受。
  • 栏槛为良援:栏杆成为了良好的依靠。
  • 亭台是四邻:亭台成为周围的邻居。
  • 虽非能伐性:虽不是对性情的剖析。
  • 争免碍还淳:仍希望不被世俗所扰。
  • 斗艳何惭蜀:奋斗于艳丽之中,不惭于蜀地。
  • 矜繁未让秦:繁华之中,未曾让秦地。
  • 私心期一日:私下期待有一天。
  • 许近看逡巡:希望能近距离观赏与细细品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绝世美人,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赋予花、蜜蜂和鸟儿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蜂攒知眷恋,鸟语亦殷勤”,使得语句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牡丹花的描写,表达了美与孤独、生命与时间的哲学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着富贵与美丽,是诗中的核心意象。
  • 蜜蜂: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逐。
  • 鸟儿:代表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活力。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反映时间的流逝。
  • 豪华地:表现出繁华与世俗的对比。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花中之王”,象征着繁荣与富贵;而蜜蜂和鸟儿则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诗中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卉”指的是?

    • A. 树木
    • B. 美丽的花卉
    • C. 瓜果
    • D. 田野
  2. 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态度是?

    • A. 愉悦
    • B. 忽视
    • C. 愁苦
    • D. 满足
  3. 诗中提到的“蜂攒知眷恋”表达了什么?

    • A. 蜜蜂的孤独
    • B. 蜜蜂对花的喜爱
    • C. 蜜蜂的无情
    • D. 蜜蜂的忙碌

答案

  1. B. 美丽的花卉
  2. C. 愁苦
  3. B. 蜜蜂对花的喜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赋得古原草送别》《主人司空后亭牡丹》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时光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离别的伤感,而后者则更强调对美的追求与珍惜。

解析:前者通过草的生长和凋零,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后者则通过牡丹的盛开与孤独,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期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经典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洞仙歌 洞仙歌 都下喜逢丁雁水,即送其还赣南 洞仙歌 北湖泛月和梅庵 洞仙歌 栀子花 洞仙歌·同媚雅、芬英、高璧、玲字四女史夜过冬园观剧。歌停,日本舞妓阿摩鬌出扇索书,赠以此词 洞仙歌 纪游 洞仙歌 琴南以亡友吴竹虚画墨桃小幅见贻,拈此寄答,并邀同作,好谱山阳一笛也 洞仙歌 寿吴国钦教授 洞仙歌 其三 夏日斋中苦热,和东坡夏夜韵 洞仙歌 中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笑面虎 包含欲的成语 寻结尾的成语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愧天怍人 同字框的字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杓角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醒困 赤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乛字旁的字 水盛胜火 水字旁的字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三年早知道 越鸟巢南枝 铸鼎象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