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0:5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0:59:15
乌夜啼(送春)
作者: 李石 〔宋代〕
绣阁和烟飞絮,粉墙映日吹红。
花花柳柳成阴处,休恨五更风。
絮点铺排绿水,红香收拾黄蜂。
留春尽道能留得,长在酒杯中。
绣楼上轻烟飘散如絮,粉墙在日光下显得红彤彤的。
在花柳成荫的地方,不要怨恨五更时分的风。
轻絮点缀着绿水,红香收拾着黄蜂。
留住春天的尽头,何妨说能留住它,
只要在酒杯中长存春意。
李石,字子华,号石溪,宋代诗人,擅长古诗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光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乌夜啼(送春)》写于春天的最后时刻,表达了对春天的依恋与惜别之情。春天的美好景象令人留恋,而随着季节的变换,春天即将过去,诗人借酒杯表达对春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乌夜啼(送春)》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对春天的思念。诗的开头,绣阁和飞絮相映成趣,展现了春天的轻盈与柔美。粉墙在阳光下的红色,使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明亮。接着,诗人提到花柳成阴之处,表达了春天的繁茂和生机。但同时,诗中又流露出对五更风的怨恨,似乎在感叹春天的短暂与转瞬即逝。
在后半部分,轻絮铺排在绿水之上,仿佛描绘了一幅春水人家的静谧画面。红香与黄蜂的交织,象征着春天的繁华与生动。最后一句“留春尽道能留得,长在酒杯中”,则通过酒杯隐喻留住春天的美好,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整首诗在清新中透出淡淡的忧伤,既描绘了春的美丽,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诗人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美好的向往。
《乌夜啼(送春)》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飞絮”象征着什么?
A. 哀伤
B. 繁华
C. 短暂与轻盈
D. 忍耐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遗憾
B. 对酒的热爱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春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