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闻瀑布冰折》

时间: 2025-04-27 02:29:31

诗句

万仞冰峭折,寒声投白云。

光摇山月堕,我向石床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9:31

原文展示:

万仞冰峭折,寒声投白云。
光摇山月堕,我向石床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瀑布景象:高耸入云的冰瀑如刀削般峭立,发出寒冷的声响直投向白云。月光在山间摇曳,仿佛要落下,我则躺在岩石床上静静地聆听这美妙的声音。

注释:

  • 万仞:形容极高,通常指山的高度,此处形容冰瀑的高度。
  • 冰峭折:冰瀑峭壁般的陡峭,突显出瀑布的险峻。
  • 寒声:指瀑布流动时发出的声音,带有寒冷之意。
  • 投白云:声音传向白云,描绘出声响的远播。
  • 光摇山月:指月光在山间受到波动的影响而摇曳。
  • :落下,暗示月光的柔和与美丽。
  • 石床:指诗人所处的地方,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意象与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统相符,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唐代诗人,字少卿,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山水之间,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界中所感受到的震撼与宁静,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诗歌鉴赏:

《闻瀑布冰折》是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冰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神秘。开头的“万仞冰峭折”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瀑布的高耸与凶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接下来的“寒声投白云”不仅描绘了瀑布流动的声音,还暗示了其悠远的回响,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光摇山月堕”这一句则以月光的摇曳来形容自然界的变化之美,月亮本身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宁静与思念,诗人在这里将月光与瀑布的声音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最后一句中,诗人躺在石床上静听瀑布的声音,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静心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仞冰峭折:描绘出瀑布的高耸与陡峭,给人以震撼之感。
  2. 寒声投白云:声音的远播让人感受到瀑布的力量与神秘。
  3. 光摇山月堕:通过描绘月光的变化,表现出自然的柔和与宁静。
  4. 我向石床闻:诗人处于自然中,静静聆听,展现了一种内心的平和。

修辞手法:

  • 夸张:用“万仞”来强调冰瀑的高度。
  • 拟人:寒声如同有生命般投向白云,增强了声音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仰与沉醉,通过对瀑布与月光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峭:象征着高洁与险峻,传达出一种威严感。
  • 寒声:代表着清冷与孤寂,突显自然的力量。
  • 月光:象征着温柔与宁静,增强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仞冰峭折”中“万仞”指的是什么? A. 高度
    B. 水流
    C. 声音

  2. “寒声投白云”中的“寒声”主要指什么?
    A. 风声
    B. 瀑布声
    C. 鸟鸣

  3. 诗人躺在哪里静静聆听?
    A. 草地
    B. 石床
    C. 河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同样描绘了瀑布的壮丽,但其更强调的是气势与豪情,而马戴的《闻瀑布冰折》则更加注重于细腻的感受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蜀中赏海棠 山鸟 短褐 折得梅 下第退居二首 江上阻风 席上贻歌者 郊园 张谷田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昕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闳意妙指 民惟邦本 声价倍增 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过江名士多如鲗 颜面扫地 兵匠 日字旁的字 渝糜墨 虎字头的字 阳关三迭 渔叉 四点底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研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