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3:08
异乡流落频生子,
几许悲欢并在身。
欲并老容羞白发,
每看儿戏忆青春。
未知门户谁堪主,
且免琴书别与人。
何幸暮年方有后,
举家相对却沾巾。
在异乡漂泊,频繁地生下孩子,
生活中的悲欢离合都在我身上。
想要与老人一样掩饰白发的羞愧,
每当看着孩子的嬉戏,便忆起青春。
不知哪个家门能够承载我,
暂时不必与人告别琴书。
幸好到了晚年还有后嗣,
全家团聚时不禁泪流满面。
诗中提到的“琴书”象征着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文化与学问的追求。“白发”则常用来象征年老、衰退,常见于古诗文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刘长卿(约710-785),字志庵,唐代诗人,生于今山西,后在河南、四川等地游历。他的诗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本诗作于刘长卿晚年,正值人生的暮年阶段,诗人常常感慨流浪生活带来的孤独与无奈,同时又在孩子们的嬉戏中找到了青春的回忆与慰藉。
《戏题赠二小男》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家庭的珍视。诗的开头,诗人以“异乡流落”感叹自己在外漂泊,频繁生子的生活不仅包含了责任,也带来了无尽的悲欢离合,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心中交织,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多变。
接下来,诗人希望能掩饰白发的羞愧,面对年老的自己,内心感到深深的无奈,但又在孩子们的嬉戏中回忆起自己的青春。这种对比极具生活气息,令人感同身受。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家庭的依赖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对人生归宿的思考,最后以“举家相对却沾巾”结束,流露出对家庭团圆的珍惜与感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家庭和流逝时光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共鸣感。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对家庭的珍视,以及对青春的怀念,情感深厚,触动人心。
诗中提到的“白发”主要象征什么?
A. 年轻
B. 责任
C. 衰老
D. 快乐
“每看儿戏忆青春”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责任
B. 家庭
C. 青春
D. 生活
诗人感到庆幸的是?
A. 有很多朋友
B. 还有后代相伴
C. 生活富裕
D. 在家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