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2:0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2:04:39
愁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
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
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
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
很忧愁地听说巴叟(古代隐士)在荒村里卧病,正好在三更时分敲响月下的门。
往事已经过去一年,仿佛就在昨天,而我这身躯尚未死去,仍可重谈往事。
老年并非因怀念故土而有情相得,而是因病在堂前说话显得更加尊敬。
只有那只孤独栖息的旧时白鹤,抬头见到客人,似乎在长篇大论。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细腻的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本诗作于苏轼晚年,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身处困境,身体也日渐衰弱。诗中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透露出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本诗以“愁闻巴叟卧荒村”开篇,直接引入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担忧。诗人在月下写作,夜色中的孤独感与对往事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往事过年如昨日”一句,极具哲理,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永恒,仿佛一切依旧历历在目。接下来的几句则反映了老年人的无奈和对人生的反思,尤其是对“病不开堂道益尊”的理解,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命尊严的坚守。
最后的“孤栖旧时鹤”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鹤的高洁与诗人自身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命的思索。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及对孤独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巴叟”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隐士
C. 官员
D. 商人
“往事过年如昨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往昔的怀念
C. 对现状的无奈
D. 对朋友的愤怒
诗中提到的“旧时鹤”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与超然
C. 财富
D. 权力
对比苏轼与李白的作品,两位诗人都在月下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但李白的诗更偏向于豪放与洒脱,而苏轼则在孤独中更显深沉与哲理。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