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0:15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
李嘉祐 〔唐代〕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
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不要走向黔中那条路,让人感到迷失方向。
水声在巫峡中回荡,山色在夜郎的西边显得更加朦胧。
树木隔着早晨的云朵相拥,猿猴窥视着早晨的月亮啼叫。
南方满是翠绿的羽毛,知道你在清溪中畅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黔中”与“巫峡”都是古代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代表着当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作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著称,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李嘉祐送别上官侍御赴黔中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旅途艰险的担忧。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的开头“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以劝告的口吻表达了对旅途的担忧,黔中路途遥远,险峻,令人迷失方向,映射出友人即将踏上艰难旅途的忧虑。接着“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借用自然景观传达情感,巫峡的水声和夜郎的山色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神秘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友人旅程的祝福与思念。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这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生机与活力。树木遮挡了朝云,猿猴在窥视早晨的月亮,暗示着即将迎来新的一天,象征着旅途中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最后“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描绘了南方的美丽风光,翠绿的羽毛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期待他们在旅途中能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滋养。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又有对自然美的赞美,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
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旅途的艰难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黔中”指的是哪个地区?
A. 贵州
B. 四川
C. 云南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中的“夜郎”指代了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植物
C. 古代部落或国家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送别与祝福
B. 生活的艰辛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